诗词研究·主要诗集·总集·楚辞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研究·主要诗集·总集·楚辞

诗总集。此书为战国至汉楚人所著具有楚国地方风格的诗歌总集,其中大部分为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包括《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另外还有楚人宋玉《九辩》、《招魂》(或认为是屈原作品)、景差《大招》,以及汉人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刘向《九叹》。此为十六卷本,是西汉刘向所编,今已不传。东汉王逸为楚辞作注释,称为《楚辞章句》,又加进自己所作《九思》,共十七卷,这是传至今世最早的楚辞合编本。楚辞,最早称为“辞”,是继《诗经》之后产生于楚的一种新的诗体,它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黄伯思《翼骚序》)。与《诗经》多是民间闾巷歌谣不同,楚辞则是文士们的呕心沥血之作。屈原是这一新诗体的开创者与完成者。他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具有浪漫主义和楚文化特色的诗体,用以摅写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屈原的作品揭露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矛盾与冲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本人的身世遭遇,而且系统地表现了他为之奋斗的先进的社会理想。屈原作品感情充沛,感染力强,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人竞相仿作,但大多是只能得其形式,很难达到高超的艺术境界。汉朝统治者是楚人,对楚辞有特殊的爱好。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皆以楚辞体作歌,《汉书·礼乐志》亦言“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都于寿春(此为楚国最后都城),刘安喜士好文,“著作篇章,分造辞赋”。对于屈原及宋玉等楚人所遗辞赋进行了编辑整理,辑成楚辞第一个整理本,其本人亦曾奉汉武帝之旨为《离骚》作“传”,这是楚辞第一个注本,惜已不传,此后班固、贾逵、马融皆曾为楚辞作注,均不传,流传至今的楚辞第一个注本即是东汉王逸之《楚辞章句》。《楚辞》一向与《诗经》并称为“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两大源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楚辞又以其奇情异想,宏篇伟构,以及美人香草的隐喻,绮丽的词藻为历代富于浪漫主义情趣的诗人所效仿。楚辞文深义奥,又多用楚地方言俗语,汉代已经难懂,解楚辞成为一种专门之学,故多以注本行世,白文本罕见。以楚辞名世之注本除《楚辞章句》外尚有《楚辞补注》、《楚辞集注》、《楚辞释文》、《楚辞灯》、《楚辞通释》等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