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
一般认为,印象主义这个术语起源于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这幅画是1874年首次在巴黎展出的。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莫奈、西斯莱和皮萨罗试图采用纯粹的光谱色彩及不规则的小笔触,再现他们所捕捉到的瞬间印象。在适当的距离观看,这类画的笔触便会连成一片。印象派画家不赞成使用色彩表现物体的局部,而主张通过其周围空气反射的光线来描绘物体。他们作品上的各种轮廓都是模糊的,一切形状都是不清的。但是到了1885年左右,在瑟拉的点描法的影响下,画家们又对形状重新表现出兴趣。克劳德·德比西在他所创作的印象主义声调诗中,强调声调的色彩和声调片断之间的交叠,而不注重连续的节奏。
要给文学中的印象主义下定义尚且不易,更不用说诗歌中的印象主义了。赫尔曼·巴尔认为印象主义是主观自然主义。他给印象主义下的定义是:印象主义是用作者的心灵状态取代自然的存在状态。在散文中,一般认为龚古尔兄弟的作品是印象主义的作品。印象主义诗人,也像印象主义画家一样,力图捕捉瞬间印象,即把瞬间的感觉转化为感情。总的说来,印象主义诗歌是非理智的;极端印象主义的诗歌是无法作理性解释的。这类诗歌不考虑逻辑过程而只表现由头脑的联想所造成的、没有目标的运动。这类诗作同样是轮廓模糊、形状不清、意象不明。印象派诗人不说明他所涉及的事物是什么,而只描写该事物所产生的影响。印象主义诗歌主要追求音乐效应,但从未取得成功,因为词本身只是视觉符号,很难直接触动人的听觉系统。一首诗是由表示特定意义的词组成的。不能把它视作为一首抽象的情感交响乐,否则就会抹煞语言与其他表达形式之间的区别。
如果想要确定印象主义诗歌的概念范围,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考察一下它与有关类型的诗歌之间的关系。印象主义诗歌与象征主义诗歌之间的关系十分切近。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印象主义诗歌不赞成使用象征。象征总是代表着某种意义的,而印象主义诗人却最忌讳对他所使用的感觉词语作意义解释。从这种意义上讲,魏尔兰的《诗艺》一诗可以称作印象主义诗歌的宣言书,而波德莱尔、马拉梅和瓦莱里的诗歌则具有理智特征。在印象主义诗歌与意象主义诗歌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区别。首先,印象派诗人不主张对事物作轮廓清晰的描绘,而意象派诗人则主张描绘“坚实的、清晰的、边缘毫不模糊的、形状确定的”事物。其次,印象派诗人喜欢投身于生活和意识之河畅游,而意象派诗人则要从生活与意识之河中,截取瞬间印象并将它转化为一种庞德所谓的“感情与理智的复合物”。然而,诗歌理论是一回事,诗歌创作实践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们可以在意象派诗人艾米·洛厄尔和约翰·戈尔德·弗莱彻的诗作中,发现大量的印象主义用例。德国的著名诗人S·格奥尔格(1868—1933)主张对形式的崇拜而与印象主义相悖。但是在他所创办的《艺术之页》杂志初期出版的几期上,却刊载了许多观点与印象主义一致的文章。他的《瞧瞧传说中的死亡公园》是德国印象主义诗歌的范例。
在法国、英国和美国都没有知名的印象主义诗歌流派。但是在德国却出现了一个有影响的印象主义诗歌流派,其公认的领袖就是德特勒夫·冯·利利恩克伦(1844—1909)。其主要成员有R·德默尔、M·道滕代、G·法尔克等人。然而,许多德国印象派诗人却因过多地采用了拟声格、俚语或方言而影响了其艺术性。他们的诗作往往大胆使用了自然主义的模仿技法。阿尔诺·霍尔茨主编的《幻想集》中所收的诗歌是比较典型的印象主义诗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