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研究·六臣注文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研究·诗学研究·六臣注文选

《文选》注本。六臣指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六人。自唐显庆年间李善注《文选》以后,至开元六年(718)工部侍郎吕延祚对善注不满,遂发起组织衢州常山尉吕延济、都水使者刘承祖之子刘良以及张铣、吕向、李周翰等五人重新作注。自称是:“相与三复乃词,周知秘旨,一贯于理,杳测澄怀,目无全文,心无留义,作者为志,森乎可观。”(吕延祚《进五臣集注文选表》)世称五臣注,而吕延祚不与焉。五臣注本为三十卷,不失萧统原貌。五臣注出,立刻受到唐玄宗赞赏,称“此书甚好”。自唐以迄南宋初年,“五臣注”颇受世俗青睐。直至南宋初年尤袤刻李善注《文选》还说:“今是书流传于世者,皆是五臣注本。”五臣注以通俗浅近为特色,与李善注比较,五臣注不重征引,而详于解释。如《西都赋》:“尔乃盛娱游之壮观,奋太武乎上囿,因兹以威戎夸狄,耀威灵而讲武事。”李善征引了《史记》司马相如《封禅书》、《礼记》、《毛诗序》等有关材料,而五臣注为:“(吕延)济曰,言其娱乐以壮观望也。囿,育兽处,言讲武于此,以威戎狄。”由此可见五臣注的通俗、浅显。此外,对一些易懂字词,李善不出注,而五臣则加以串释。从校注态度看,五臣注不如李善注严谨,因此唐宋以来,五臣注一直受到学者的批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观其进表所言,颇欲排突前人,高自位置。然唐李匡乂作《资暇录》,备摘其窃据善注,巧为颠倒,条分缕析,言之甚详。”大概因为学习的需要,后人以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而为六十卷,这便是六臣注本。最早的六臣本在北宋崇宁五年(1106)开始刻版,政和元年(1111)刻成,即所谓广都斐氏刻本(见朱彝尊《曝书亭集》)。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首次著录《六臣文选》之目。《六臣注文选》又分六家本和六臣本。所谓六家本,即五臣注在前,李善注在后,其特点是五臣注详而李善注略。这一系统中最早的是南宋明州本,刊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其次是称为袁本的明袁褧仿宋刊本。最近所见韩国奎章阁本,亦是六家本。六臣本即李善注在前,五臣注在后,当以南宋赣州本为祖本,亦刊于绍兴年间。这一版本系统中有四部丛刊本(涵芬楼藏宋刊本)、明茶陵本等。自宋以后,五臣本几无刻本,大陆学者多以为失传。幸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有一套足本,即陈八郎本,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刊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