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寒山诗与美国垮掉派
本世纪五十年代,寒山诗传到了西方,英国学者韦利于1954年首先将寒山诗二十七首译成了英语(载于《相逢》第十二卷),四年之后,美国诗人斯奈德也译了二十四首寒山诗(载于《常青评论》第二卷、第六期),他译寒山诗的原因是一幅日本人的寒山画像吸引住了他。同年,美国小说家克洛厄克又在其自传体小说《法丐》中进一步把寒山神化,将寒山塑造成嬉皮士的理想人物,并在小说扉页上题着:“献给寒山!”又过了四年,华兹生(B.Watson)的《寒山诗一百首》(纽约,1962年)问世,他所依据的版本是日人入矢义高的注释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一些青年对现实不满,便以“脱俗”的方式——蓄长发、穿异服、放弃学业与工作、结群纵欢——来表示抗议。寒山诗的英译迎合了这一所谓“垮掉”派运动的需要,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斯奈德在译诗序言中特地转述了画像中寒山的形象:身穿褴褛的长袍,头发披散着,手握一本书卷,笑迎狂风,站立在山岩之上。克洛厄克的小说《法丐》更把“垮掉”派领袖斯奈德描绘成寒山式的人物。同年出版的这一诗一文,在美国青年学生中间得到广泛的流传,他们崇拜寒山,效法寒山,一时竟出现了“寒山热”。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寒山诗中的禅宗思想和老庄哲学填补了他们心灵上的空虚,他们企图以参禅事佛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寻求解脱。六十年代末,随着“垮掉”派的消沉,作为偶像的寒山也成为过去,但寒山诗仍为学者们所重视。七十年代,有两篇博士论文以寒山为题:一篇是S·H·鲁彭塔尔的《寒山诗中的佛教思想》(加州大学,1974年),另一篇是R·H·斯托伯格的《寒山诗》(俄亥俄州大学,1977年)。1978年于旧金山出版的《中国诗歌和诗学》(缪文杰主编)辑有浦立本的论文《从语言学的证据看寒山的年代》,此文认为现存寒山诗非一人之作,它们大部分成于隋末唐初,小部分成于晚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