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重要诗人·苏舜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苏舜钦

字子美,祖籍钢山(今四川中江),生于开封(今属河南)。祖父易简,父耆,皆有名当世,《宋史》卷二六六有传。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以父荫补太庙斋郎。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授光禄寺主簿,知亳州蒙城县。景祐二年,父耆卒于陕西转运使任中,奔丧长安。景祐四年,自长安至京师。宝元元年(1038),知长垣县。康定元年(1040),迁大理评事,监在京楼店务。庆历三年(1043),旅山阳。庆历四年,以范仲淹之荐,授集贤校理,监进奏院。上书极论弊政。会进奏院祠神,舜钦依惯例卖拆封废纸钱以充其资,不足,与会者各出钱十千助席,却吏史,更召两军女伎。太子中舍李定腾谤都下,谓讪时政。御史王拱辰、刘元瑜弹奏其事。狱成,以监主自盗,减死一等科断,除名为民,同会者十馀人皆连坐斥退。庆历五年,来吴中,作沧浪亭居之。庆历八年,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卒。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重要作家,有诗文集《苏舜钦集》。他与欧阳修、梅尧臣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针对当时的浮艳文风,他主张诗文应“原于古,致于用”,不雕琢以害正;他认为“诗之作,与人生偕者也,人函愉乐悲郁之气,必舒于言”,所以宏政教,辅治道(《石曼卿诗集序》),其要害是反映现实。如:《城南感怀呈永叔》、《吴越大旱》,指斥执政者尸位素餐,深刻揭露吴越大地“大旱千里赤”,“暴敛不暂息”,“鞭笞血涂地”以致“死者道路积”的惨象。《庆州败》则尖锐指出庆州惨败于夏人是由于朝廷素无“备军之志”,是由于主将的怯懦无能。《送李冀州诗》、《寄富彦国》、《送杜密学赴并州》、《送安素处士高文悦》等诗,鼓励友人抗御外患,效命疆埸、建功立业。《吾闻》诗则强烈希望自己能投身保卫国家的战斗,以便“马跃践胡肠,士渴饮胡血,腥膻屏除尽,定不存种孽”,把敌人彻底消灭。他早于陆游,第一个在宋诗里,抒发了这种英雄抱负(参钱锺书《宋诗选注》)。欧阳修说他的诗“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六一诗话》),黄庭坚谓其“豪健痛快”(《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跋二苏送梁子熙联句》),刘克庄则谓其“歌行雄放”,“轩昂不羁如其为人”(《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今人张晶则谓苏诗风格可以用“豪犷哀顿为主而兼冷峻沉着”来概括(《文学遗产》1986年第五期郑孟彤等《1985年唐宋诗歌研究述评》引)。“进奏院事件”以后,退居吴中,乃“蟠屈为吴体”,“极平夷妥帖”。其《夏意》、《淮中晚泊犊头》二首,“极似韦苏州”(《后村诗话》)。其《独步游沧浪亭》则“幽独闲放”(《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二),《独酌》则闲放中有“旷达”(《梁溪漫志》卷八)。然亦不乏“雄伟”之句,如《中秋松江新桥对月和柳令之作》(《六一诗话》)。他在“进奏院事件”以前的诗作,修辞上“常犯粗糙生硬的毛病”(《宋诗选注》)。事迹详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