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与社会文化·隋唐五代文学与艺术·文学与舞蹈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隋唐五代文学与社会文化·隋唐五代文学与艺术·文学与舞蹈

20世纪的唐代乐舞研究,一开始就把视野投向了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文化交流。从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舞蹈研究者热烈讨论了 《汉唐间外国音乐的输入》《唐代异族文化输入对于中国乐舞上之影响》《西域文明与唐代乐舞及杂剧》《八世纪前中国乐舞与西域乐舞之递嬗》《汉唐间乐舞所受异族之影响》等题目。这种情况,既缘于音乐研究的影响,也缘于敦煌造型艺术资料的发现,其结果,则是推动了关于唐代舞蹈的系统研究。继欧阳予倩于50年代后期写作《唐代舞蹈概论》,提供关于唐代舞蹈的第一份系统描写之后,常任侠著有《丝绸之路和西域文化艺术·汉唐间西域舞蹈艺术的东渐》、王克芬著有《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中国舞蹈发展史·辉煌的唐舞》,唐代舞蹈研究遂趋向全面和细致,成为专门学科。理论建树又引起资料工作的深入,从20世纪80年代起,产生了傅正谷《唐代音乐舞蹈杂技诗选释》、吴曼英等《敦煌舞姿》(附有“莫高窟经变中的伎乐索引”)、王克芬等《舞蹈与中国佛教》、高金荣《敦煌舞蹈》、董锡玖《敦煌舞蹈》等著作。这些书籍,对关于唐代舞蹈的文献资料和造型艺术资料均有所开拓

上述研究表明了这样一个认识: 从魏晋时代开始的社会动乱、民族迁徙和各族文化的交流,到隋唐五代获得一个总结。通过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而铸造新的文化,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也是唐代舞蹈的特点。在各种类型的舞蹈中,这一特点都有充分体现。以下是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类型。

注释

② 参见壬秋《唐代歌舞之研究》,载《晨报副刊》1927年10月号;贺昌群《汉唐间外国音乐的输入》,载《小说月报》1929年第1期;齐燕铭《唐代异族文化输入对于中国乐舞上之影响》,载《晨报副刊》1933年2月号;石素真《西域文明与唐代乐舞及杂剧》,载《新苗》1936年6—11期;常任侠《八世纪前中国乐舞与西域乐舞之递嬗》,载《新西北月刊》1943年第4期;张亮采《汉唐间乐舞所受异族之影响》,载《志林》1944年第5期。③ 参见阴法鲁《从敦煌壁画论唐代的音乐和舞蹈》,载《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5期。④ 参见《舞蹈》1959—1960年。后修订为《唐代舞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① 常任侠《丝绸之路和西域文化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王克芬《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又《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又《舞蹈与中国佛教》,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傅正谷《唐代音乐舞蹈杂技诗选释》,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吴曼英等《敦煌舞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高金荣《敦煌舞蹈》,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董锡玖《敦煌舞蹈》,新疆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