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佛教·寺院
僧众供佛与聚居修行的场所。“寺”原为我国古代官署名,例如太常寺、鸿胪寺等。东汉明帝时,西域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用白马驮来经书佛像,朝廷先请他们住在专门接待外宾的鸿胪寺,然后又特在洛阳西门外修建了一座僧园,让这两位高僧居住和安放佛像经卷,并命名为“白马寺”,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以后所建佛寺,规模渐大,而且采取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寺中可分若干院,于是佛寺就有了 “寺院” 之称,规模较小的佛寺则称 “院”,俗称庙。尼姑所居寺院通常称 “庵”。梵语称寺院为 “伽蓝摩”,简称 “伽蓝”,意为众园或僧园。南北朝时,北魏曾以伽蓝为僧寺之名,杨衒之的 《洛阳伽蓝记》,就是记述洛阳僧寺情况的书。佛寺又称梵宫,又称刹,为梵语刹多罗的省称。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佛寺的建筑参照印度佛寺的模式,寺以塔为中心,四周建有殿堂。塔原来是供奉佛舍利 (释迦牟尼圆寂后,其遗体被弟子火化,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叫 “舍利”,被当时释迦族的八个国王分得,分别建塔供奉)的,被信徒作为佛祖遗体的象征,后来,随着佛教的中国化,佛寺中另建了佛殿供奉佛像,就慢慢将塔请出了佛寺,而基本上采用庭院式建筑布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寺院。寺院的平面布局讲究东西对称,沿着南北中心线,分布着寺院的主要殿堂,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卢殿或藏经楼。寺院多建在清静优雅、远离尘世的深山密林之中,所以寺院的正门被称为 “山门”,正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象征“三解脱门”。门的两旁塑两大金刚像,是护法神,世俗根据小说《封神演义》 中的戏言,称他们为哼哈二将。《封神演义》说,商纣王手下有两个督粮官,即 “哼将”郑伦和 “哈将” 陈奇,两人作战各有绝招: 郑伦鼻子一哼,两道白光吸人魂魄; 陈奇张嘴一哈,一股黄气将人魂魄驱散。两人战死后,姜子牙封神时,就封他们“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为哼哈二将之神。” 山门内的第一重殿就是天王殿,中间供奉着弥勒佛,面朝南,肚子塑得很大,含有包罗万象之意。弥勒的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 手持琵琶的是东方天王,手持宝剑的是南方天王,手持龙的是西方天王,手持伞的是北方天王。弥勒的背后,供奉着守护神韦驮菩萨,面向大雄宝殿,注视着出入行人的动向。大雄宝殿是正殿,大雄,是对佛的道德法力的尊称。大殿内供奉一尊释迦牟尼像,在净土宗的寺院里,也有供奉阿弥陀佛像的。有的大殿中供的佛像不是一尊,而是三尊,这是根据大乘教义,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的化身。还有供五佛、七佛的,情况比较复杂。殿内东西两侧多塑十八罗汉,殿后常塑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的像。大殿后面为法堂,是僧众集会念经说法的地方,也称讲堂。法堂前面东西相向的是斋堂与禅堂,其它库房、厨房、客房等则分布在四周。寺院不仅是僧众的家园,也是佛教各宗派的大本营。近代寺院大致分成 “十方丛林” 和“子孙小庙”两类。十方丛林指规模较大的寺院,建于佛教名山和其影响较大的地区,属于比较正规和完备的寺院,由四大班首(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执事 (监院、知客、僧职、维那、典座、寮院、衣钵、书记)共同管理寺院事物。丛林收纳弟子,可以公开开堂传戒,其主持(俗称方丈或堂头大和尚) 的继承要经过传法手续,在原住持的几个法徒弟子中选举产生。丛林还有接纳云游的行脚僧暂住寺中的义务。比较之下,子孙小庙规模小得多,其管理机构也没有丛林完备,原则上也不允许开堂传戒,但是主持可以为弟子剃度; 住持如同家长,任职为终身制,其庙产为寺院私有,一般不接待外来云游的僧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