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盛行于西方的资产阶级文艺流派。它开始于绘画艺术,而后扩展到音乐、戏剧、诗歌和小说等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成为表现主义的中心,掀起了巨大的文艺思潮。到了二十年代,波及到奥地利、北欧和美国。
表现主义的兴起之日,正是德皇威廉统治之时。由于对外实行扩张主义,对内推行高压政策,因而德国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社会危机日趋严重人们对现实普遍感到不满。俄国十月革命和德国十一月革命(1918),给予人们以强烈的内心感受,促使人们对现实作紧张的思考。一些小资产阶级文艺家,在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下,他们内心憋着一股盲目的、狂暴的反抗情绪,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不同于自然主义的文艺形式来发泄他们的“激情”。他们反对自然主义只模写事物的现象特征,要求表现人的“深藏在内部的灵魂”;他们也不赞成印象主义的“由外向内”,而主张“由内向外”,从自我出发,直接表现作者的“主观现实”。在他们看来,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表现主义”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绘画早在十八世纪末叶就已经出现,其代表人物有荷兰画家凡高,法国画家塞尚、高庚,比利时画家安索尔,瑞士画家荷德勒尔等,他们是表现主义画派的先行者。一九○三年德累斯顿青年画家团体《桥》社成立,一九一二年在慕尼黑又组成了国际性的绘画团体《蓝色骑士》社,表现主义绘画便迅速发展了起来。其代表作家有奥地利的画家兼诗人和戏剧家奥斯卡·考考施卡,德国画家诺尔德、脑恩、罗尔夫斯、贝克曼和毛尔格纳。
表现主义的音乐流行于十九世纪初叶,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作曲家赫德米特,奥地利作曲家申贝尔格,俄国音乐家斯克尔雅宾。
文学中的表现主义流派同绘画、音乐一样,也有较长的历史渊源。在十九世纪末叶,瑞典作家斯特林堡(1849—1912)的后期剧作,就已开了表现主义戏剧的先河。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去大马士革》(1897—1904)、《梦的戏剧》(1902)、《鬼魂奏鸣曲》(1907)等,大多形象扭曲,形式古怪,情节离奇,梦境、幻觉与现实常常混在一起,死尸、亡魂、幻影与活人同时登台表演、以揭示人的心灵深处的丑恶自私的欲念,抨击“罪孽深重,痛苦无穷”的现实社会是“疯人院”。
当时的德国作家为了发泄心中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现心灵深处的苦闷和激情。便以斯特林堡的表现主义戏剧为自己的创作榜样。一九一○年创办的杂志《狂飙》,一九一一年创办的杂志《行动》,对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组织作用。参加《狂飙》的贝恩、德勃林、科柯施卡等作家思想保守,脱离政治斗争,他们关心的是灵魂的自由和上帝的启示,属于表现主义右翼;团结在普菲姆费尔特主办的《行动》周围的一批作家,如托勒、贝歌尔、弗兰克、鲁宾纳等人,则属于表现主义左翼,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立场鲜明,主张用灵魂的“爆发”去干预生活,要作家成为“宣告者”和“鼓动者”,表现出强烈的反资本主义倾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左翼表现主义者,勇于抗议社会的不合理,抨击帝国主义战争,但又散布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平主义幻想。大战后,德意志帝国崩溃、涌现了大量的表现主义刊物,诸如《新青年》、《现代》、《艺术志》、《玛尔萨》等,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将表现主义推向了高潮。在诗歌、小说,尤其是戏剧领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最重要的诗人有:约翰内斯·贝歇尔(1891—1958)、弗朗茨·维弗尔(1890—1945)、格奥尔格·特拉克尔(1887—1914)、恩斯特·施塔特勒尔(1883—1914)、高特弗里德·贝恩(1886—1956)、保尔·采希(1881—1946)。表现主义诗歌把生活表现为一种旋风式的运动,感情激烈,描写模糊,语言破碎。贝歇尔的诗歌更是洋溢着强烈的革命反抗精神,有如狂热的呐喊。在戏剧方面,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有:恩斯特·托勒(1893—1939)、瓦尔特·哈森克菜维尔(1890—1940)、格奥尔格·凯撒(1878—1945)、弗朗茨·冯·温鲁(1885—)、还有索尔格、斯特朗姆和施泰恩海姆等。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成就最大,可分为三类:一是作者将剧中人物作为代言人,让他们通过告白、旁白、哀诉、痛悔、呓语等等,以表现“灵魂的绝叫”。这一类以索尔格《乞丐》为代表,可以称作“自白剧”。二是“激情”过于强烈,独白和对话无能为力,剧中常常表现为呻吟、叫喊、狂呼、怒号,语言紧凑、简捷有力,无逻辑联系。这一类以斯特朗姆的《力》为代表,可以称作“叫喊剧”。三是当人物进入迷狂状态时,呼天叫地,手舞足蹈,捶胸顿足,甚至“在神魂颠倒中紧张地张大嘴巴”,以至窒息沉默,只剩下动作、潜台词和少量叫喊。这一类以哈森克维尔的《人类》为代表,可以称作“动作剧”。以上三类戏剧的共同特点是:人物缺乏个性,多是共性的概括或象征,若读剧本,淡而无味:若论演出,却是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热闹非常。剧中人物动作突兀,行为古怪,喜怒无常,犹如疯人。当“激情”达到高潮时,常常采用梦幻、面具、怪诞等形式,以舞台上的外在视觉或听觉形象配合人物的独白来表现其精神状态,使内心活动外化为舞台形象,体现了疯狂的表现主义精神。表现主义在小说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代表人物有:弗兰克、德勃林、爱德史密特等。
在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蓬勃发展的二十年代,欧美各国也相继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表现主义文学家,其中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是奥地利小说家弗·卡夫卡(1883—1924)和美国戏剧家奥尼尔(1888—1953),还有捷克的科幻戏剧家恰佩克(1890—1938)。卡夫卡被尊为现代小说的鼻祖,他认为创作是要表现一些“深藏在骨头里,并且只有在这骨头里才能经历到的东西。”他的三部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被称为“孤独的三部曲”,因为主人公几乎全是处在一种身不由己的环境里备受凌辱,苦苦挣扎的小人物,他们孤独而充满怨怒,但总是逆来顺受,开创了现代小说常见的“非英雄”或“反英雄”的先例。作者说:“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则刻着,‘一切障碍都能够摧毁我’。”卡夫卡作品的这一特点,正反映了现代小资产阶级“孤独的体验和被排斥的悲怆”。奥尼尔是一个赢得国际名誉的美国戏剧家,曾获得一九三六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被称为美国戏剧之父。其代表作有《天边外》、《毛猿》、《琼师皇帝》、《悲悼》等,开创了现代心理悲剧,表现了现代美国的精神悲剧。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处于恐惧和灭亡中”,痛苦不堪,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其剧作思想深邃,情节惊心动魄,表现技巧新颖多变,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恰佩克是捷克著名的科幻文学家,著有科幻戏剧《万能机器人》、科幻小说《专制工厂》、《原子在狂想》、《鲵鱼之乱》,在无情抨击资本主义某些弊端的同时,又大量散布世界将要毁灭的悲观主义思想。
表现主义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逐渐退潮,作家队伍也开始分化。贝歇尔、沃尔夫等左翼表现主义者,加入了无产阶级文学队伍,成为了革命现实主义者,弗兰克则转向了批判现实主义。希特勒上台后,表现主义者多数被迫停止了文学活动,而菲利克·爱默尔之流则成了法西斯的文化帮凶。尽管如此,表现主义文学始终没有在欧美各国销声匿迹。五十年代以后欧美广为流行的荒涎派戏剧,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又一次崛起。
表现主义的美学原则及其艺术特点:
1、艺术应当干预生活、反映现实。诗人巴尔认为,艺术应当“使社会从极端的阴谋手段和权力的统一之中得到复兴”。表现主义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荒唐、怪诞、不合理。卡夫卡的小说《城堡》,描绘了一个鬼域般的世界,有力地抨击了资产阶级的官僚制度的冷酷现实。有的作品还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恰佩克的剧本以科幻的形式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物质文明畸形膨胀,使人“异化”为物质的奴隶,如《万能机器人》用奇特的想象,描写人创造了机器人,而人反而被机器人所控制,变成没有感情、不会生育的机器。还有一些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变态心理和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美国“现代心理悲剧家”奥尼尔的三部曲《悲悼》,描写孟南一家亲属关系变态畸形,内部互相残杀。妻子与人私通,毒死了丈夫,女儿得知奸情,串通兄弟,枪杀了母亲的情夫,逼死了母亲。姐弟俩为父亲报仇后,变态心理日益严重,最后发展到想乱伦,身不由己地被性本能和潜意识所征服、支配,从而酿成惨祸。作品细致地剖析了资产阶级的病态心理,曲折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冷酷无情的关系。
2、表现主义强调表现主观感受和永恒的品质。德国表现主义者埃德施密德声明道:“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意思。”(《早期的传言·表现主义时代》)在表现主义看来,真实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埃德施密德就说过:“现实性必须由我们创造出来。”因此,他们认为,艺术创造的过程就是“从内向外”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过程。根据这一原则,表现主义者的创作主要在于挖掘人的精神世界,因而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情绪、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复杂的变态心理。托勒的《群众与人》有着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憎恨情绪,卡夫卡的《地洞》表现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恐惧感,《变形记》充满着灾难感和孤独感。在他们的创作中,常常表现一些带哲理性的大而无当的主题。例如:人性与暴力不能相容,个人与群众无法兼顾(《群众与人》),人异化为非人(《变形记》),人与人相隔相仇(《鬼魂奏鸣曲》)等等。
3、人物抽象、奇特。表现主义文学的人物大都是象征性的、不具体不成比例的。画中人物可以没有五官,剧中人物可以没有姓名,身世不明,来去无踪。《城堡》(卡夫卡)中的主人公不知来自何处,无名无姓,只是为了叙述方便,用字母“K”来表示,《鬼魂奏鸣曲》(斯特林堡)中的人物分别用“老人”,“死人”、“上校”、“贵族”、“大学生”来表示。一般说来:人物比较抽象,人物言行矛盾百出,缺乏个性特征,只是某种社会情绪的体现者,某个阶级、阶层、职业或类型人群的化身。而且在表现主义作品里,常常是人与兽和鬼不分,《变形记》把人写成虫,《鬼魂奏鸣曲》把人写成鬼。为了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表现主义作家往往把一个人剖为几个人,并使其相互辩论斗争,《去大马士革》中的陌生人、作家、乞丐、狂人都是作者不同方面的化身。
4、情节离奇、怪诞、荒唐。表现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事件,往往前无因,后无果,变化突兀,没有逻辑,甚至随意颠倒穿插。既不交代时代背景,也不写明行为动机,环境缺乏地方色彩。托勒的《转变》写了一伙半腐烂的死人举行荒诞离奇的军事演习。卡夫卡的《审判》写了一个银行职员突然被法庭宣布逮捕,到底犯了什么罪,原告是谁,全不清楚,结果糊里糊涂被秘密处死。表现主义作品的现实、神话、梦境不分,人间、天堂、地狱相混,过去、现在、将来溶为一体,形成似真似幻,极其荒诞神秘的景界。表现主义文学的这些离奇荒诞,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的、病态的、荒唐的事物的曲折反映。
5、艺术表现手法的象征性。由于表现主义的美学原则,是用主观感受的真实去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表现主义作家追求的“不是现实,而是精神”,而且要将内心体验和变态心理具象化,所以不得不借助于象征手法。《变形记》主人公变成甲虫的悲惨遭遇,象征着资本主义世界中人异化为非人的普遍事实。《群众与人》中的“男人”是资产阶级专政机器的象征,“女人”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象征,“无名氏”却是主张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斯巴达克派的象征。作者的政治同情是倾向“女人”一边的。在和平的人道主义与暴力革命两条道路之间,作者显然是赞成前者的。
表现主义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表现上,对西方现代的戏剧和小说创作都有很大影响。表现主义的一些怪诞手法,被后来的“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所吸收,成为西方现代派最惯用的表现方法。欧美当代一些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家,以及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也经常借用这种方法。但是,我们看到,表现主义所强调的“不是现实,而是精神”的文艺思想,不能不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有害的影响。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表现主义者把社会荒唐、人性“异化”等不是看作资本主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是看作世间永存的、既无法逃避也无法避免的现象,因而他们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总之,表现主义文学对我们来说,它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在艺术表现上也是可以借鉴的。但表现主义毕竟是欧美社会特定历史的产物,我们绝不能不加分析的照搬。正如表现主义诗人列昂加尔德后来对表现主义作历史评价所说的那样:表现主义在当时是必要的和正确的,“今天如果有谁还按照表现主义那样来写作,那他一定是个十足的白痴,谁在当时没有这样做,那他一定没有彻底而深刻地感受过自己的时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