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立意切题《就题翻意》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立意切题《就题翻意》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柳如烟丝,折以赠别,而春风吹拂,更是有情,此就题翻意法。(吴昌祺 《删订唐诗解》卷十五)

【诗例】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麴尘丝, 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解析】

由于共同文化的长期熏陶,形成了我们民族相当固定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花落春空,兴华年易逝之悲; 秋风叶下,发美人迟暮之叹;“彼黍离离”寓故国丘墟之感;白云悠悠见高士怡然之乐。就情感的基本色调来说,大体多落此套。但是历代有才华的作家,又总是试图突破这种文化心理的藩篱,他们中激进的干脆反古人之道而行之,如刘禹锡《秋词》一反“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调子,偏要说“秋日胜春朝”。更多的人则是大方向上不违古道,而于深广度上作出令人瞩目的开拓。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一诗属于后一种情况,吴昌祺称此为“就题翻意法”。就题翻意法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继承,“就题”就是以题目所涉及的题材作为立意的根据,如此诗题中之“杨柳”。任何一个具有较好文化修养的中国人,开始做“杨柳”的文章时,都会马上想到一大堆离愁别恨的故事,从《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汉人送客至灞桥,折柳赠别的习俗 (事见《三辅黄图》),再到那首据说是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词中“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句子,于是你已被一种浓浓的离情别绪所包围了。此诗借杨柳而咏惜别,其感情基调显然是继承前人的。然而“就题翻意”的核心却在“翻意”上,古人称依旧曲谱新歌为“翻”,所谓“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即为此意。所以“翻意”即指对古意的开拓,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如杨巨源于前两句展现了灞陵送别式的古意以后,末两句说:“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这就立刻翻出古人之上了。这两句的构思有两点值得称道:首先第三句与第二句在文意上似断非断,转法高妙。绝句诗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其中第三句转折的好坏尤为一首诗成败的关键。此诗第二句已将镜头从春光明丽的风景转向一对折柳赠别的知己,第三句却忽然打住,只特写风吹手中柳枝这么一个镜头,好像与前面有点脱节。不过,春风既被写得那么有情有意,则全诗整体上即处于同一片依依惜别的氛围笼罩之下,外似断而内实通。其次是移情入物手法的运用。从三、四两句的语气上看,似是行者代柳枝立言。柳枝虽已被折而握在行人手中了,但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最相爱惜。实际上这里是以物比人,春风的殷勤正是送行者的情谊,普天之下,只有你对我“最相惜”啊!这一含意透过风惜折枝的奇思妙想显示出来,特别耐人寻味。前人借柳道别的诗文虽多,而杨巨源这首诗在表达上自有其新颖蕴藉之处,就题翻意、锐意开拓的功夫,千载不掩其光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