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相反相成《浅中见深》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相反相成《浅中见深》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其厌世自悼,同颜驷之叹。(胡震亨《杜诗通》卷二十一引刘辰翁语)

【诗例】

耳聋

杜甫

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解析】

王安石评中唐张籍的诗风时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他指出张籍善于挖掘潜藏于寻常事物深处的丰厚意蕴,能够从浅易中见深沉。用一个文艺批评上的术语来概括这一特点,就叫作“浅中见深”。有些事物,因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遇,我们似乎已非常理解,可是当我们对于这些久已习见的事物作深入的思考,却又永远会发现新的内容,得到新的感受和启发。大自然的日月星辰,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人们探索了千千万万年,也困惑了千千万万年。正是由于存在着这许多看起来如此不足为奇而实际上却那样奥妙无穷的客观现象,才使得艺术家运用“浅中见深”之法有了物质基础,这种表达也因此而具有特殊的发人深思和动人心魄的力量。那么,《耳聋》一诗是怎样浅中见深的呢?一个人上了年纪,耳朵渐渐不能听见声音了,这本是人生中一件很平凡的事情。生命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正常人不论是谁多少总有一些感触吧!有些人怀着一天不如一天的悲伤摇头叹息,有些人因为盛年已过而功业未成,故借酒浇愁。杜甫这首的成功处不是说他就超脱了对衰老的伤悼,而在于他把对世事的深切感愤溶解入这人人皆有的伤悼情绪中。诗中使用翻案手法,用庆幸的语气写耳聋。首二句先举“鹖冠子”、“鹿皮翁”两位隐士自比,而在前面冠以“生年”、“叹世”二词,则自己身在江湖却无法不关心世事的含义自寓句中,形似隐沦实是不得已,并非甘愿这样的。三四两句以 “眼”作为“耳”的陪衬。眼睛什么时候看不见才好哩,耳朵好在从前个月就聋了。诗人生逢乱世,耳闻目睹的不幸事情太多了,他少怀大志,一辈子忧国忧民,到头来空剩一腔无法发泄的愤闷而已。俗话说“眼不见,耳不闻,心不烦”,于是诗人一反因耳聋而懊恼的正常逻辑,大写起耳聋所带来的好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往昔每当听到凄厉的猿鸣,总要伤心落泪,现在真是幸运,任你猿啼雀噪,再也不会触动我一点愁绪了,因为我再也听不见了。结尾两句,诗人又从漠然中忽地惊醒。耳朵虽聋,眼却未盲,一阵秋风吹来,枯黄的树叶漫山飘落,“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一股浓重的悲秋意绪还是使老诗人骨折心惊了,终于他忍不住要向孩子寻问朔风的消息。读到这里,我们再回头去看上面那些说耳聋好处的话,便会倍感诗人忧世的执着和痛苦的深切,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其厌世自悼”的感慨和沉沦郎署、三朝不遇的颜驷同样深沉可悲。以区区耳聋一事表现出这么深刻的主题,这便是“浅中见深”。这种手法在《诗经》中已时有运用,到了唐代,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具有这种从浅易中见深沉的本领。不过,除杜甫和开头提到的张籍外,很少有人是有意识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