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虚实相生《烘托入妙》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虚实相生《烘托入妙》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不用禁火,而用赐火,烘托入妙。(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卷十五)

【诗例】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解析】

“烘托”是绘画与诗文创作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技巧。从中国传统绘画来看,就是运用水墨或淡彩在主体物象外廓涂抹、渲染,构成色彩浓淡对比,以旁托侧衬主体形象,使其鲜明突出,达到阴阳相映、虚实相生的境界。如画明月,不直接画月,而渲染云空以自然烘托明月,称为“烘云托月”法。在诗文创作中也是如此,不论写人叙事,描景抒情,不直接从正面描述,而是从旁侧间接描述主体形象周围或相关的事物,以衬托并突出主体形象。这就是类似绘画烘托技法的一种文学表现技巧。这里以韩翃《寒食》为例加以辨析。

《寒食》首句以“飞花”、“御柳”,描绘了长安寒食节的一幅暮春景象:“无处不”者,没有一处不是也,以双重否定句式表达肯定无疑的语气,突出强调京都春城处处是漫天“飞花”。“飞花”,即如雪似绵,到处飘飞的柳花,与下句“柳”字相映,暗示出长安城从街巷到宫苑,处处皆有杨柳。次句“寒食”二字安排巧妙,一是前承“飞花”,点明此景不是一般春景,而是清明节前两天开始的禁火三日的寒食节暮春景象,这便暗示出家家禁火的寒食风俗,随着寒食节的降临,不见家家炊烟,惟见处处飞花的特殊情状。二是后转“汉宫”,接以“东风御柳斜”,写出皇宫御苑的杨柳斜垂飘拂之状,一幅自在闲适景象,而于“御柳”之前特点“东风”二字以添染春意。对比上下两句,上句柳絮飘飞、残红凋落的暮春风光,给热闹繁华的春城点染上一种缭乱、迷人的氛围,下句则是东风温煦,杨柳斜拂的御苑景象,给禁火停炊的寒食节装点了一种从容、自适的气度。后二转入“日暮”,诗人在既无炊烟,又无烛火,整个长安城变得冷清、昏暗的背景上,偏偏写出 “传蜡烛”,“散轻烟”的不寻常现象: 从何处“传蜡烛”的呢?“汉宫”,借指唐宫也。唐代《辇下岁时记》载:“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传蜡烛”,即借以传火。元稹诗曰: “特敕街中许燃烛”(《连昌宫词》),即为明证。末句以“散轻烟”入五侯,暗示赐火及于皇帝贵近宠臣。五侯,原指东汉外戚梁冀一族,或指东汉宦官单超等五人,这里借“五侯”泛指唐代专擅朝政的宦官及权贵势力。从这两句诗可以想见中宫传送蜡烛,然后但见一缕缕轻烟从宫内飘出,散入长安城五侯之家。那传火的中官骑马穿行于禁火断烟,冷清、昏暗的长安城街巷,给沉寂的市井带来一阵不大不小的骚扰。这又是寒食节的宫苑、五侯所特有的现象。诗人的主旨未必就表达什么“美刺”意念,他只是以轻松的笔触勾绘了寒食节长安城的白日与黄昏的特有情景:前二正面摹景,后二则用侧面烘托手法,以宫苑、五侯之家的赐火,即不禁火的特殊情景,以烘托整个长安城百姓禁火的冷清与昏暗,令读者从自古沿习已久的皇室与近臣享受赐火,而联想到整个长安城乃至天下百姓皆禁火的特殊风俗。因此,诗人只是描述了一幅寒食节春城风俗画,并未表达或暗示什么意念。妙就妙在诗人采取侧面烘托手法所写的传烛赐火,客观上与整个“春城无处不寒食”的状况无意间形成对比,导致意蕴的多义性:既可从皇帝降恩泽于贵近宠臣,表达皇帝仁心的角度去理解,就成为赞颂皇恩了。孟棨《本事诗》讲唐德宗对此诗大加赏识,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恩遇。但是,也可以从皇帝降恩泽只及于贵近宠臣,而未曾顾怜长安及天下百姓的寒食窘状之角度去理解,则此诗又成为暗寓讽刺之作了。相当广泛的读者认为此诗托讽深远,即是一证。正因为运用烘托手法描景而不加任何议论,才造成微妙的意象组合,寓情韵于风俗画景之中,使得诗歌意蕴丰富、多义,令读者悟微讽于意象组合之外。宋宗元称此诗“烘托入妙”,确实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它不仅突出了主体意象(长安寒食者),而且使烘托意象(蜡烛、轻烟)上升为同主体意象虚实相生,阴阳相映的对比意象,从而扩大、丰富了诗歌的意蕴。李白《早发白帝城》也是一首烘托入妙之作。全诗描述诗人从白帝城至江陵乘舟江行,顺流疾下情景,一二句与四句均言轻舟疾驶,而三句插入“两岸猿声啼不住”,从旁侧烘托舟行疾速,既使文势迂曲,不伤于直,又借两岸猿声在听觉上造成不绝于耳的特殊感受,显示峡水急湍,舟行飞速,并使诗人之心远驰江陵、奔向自由、解放之境。这正是以烘托手法所创造的烘托意象而显示的丰富意蕴与特殊效果。总之,注重运用烘托手法与烘托意象,是丰富或深化意蕴的重要技巧之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