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伯牙鼓琴图

元·王振鹏作

绢本水墨

纵三一.四厘米

横九二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春秋时,传说有伯牙者善琴,钟子期善听,当弹奏之志在高山时,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当弹奏之意在流水时,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颇以知音相得,两人结为至交。后钟子期死,伯牙碎琴断弦,慨叹不复有知音,终身不再鼓琴。这段故事随《高山流水》的乐曲流传于世,为以后无数文人和画家所称道,成为诗文书画的热门题材。

画上共绘有五个人。左边是伯牙,他长髯齐胸,眉清目秀,披衣敞怀,端坐在一块大石上,膝上横置一张古琴,双手正在按弹。从他专注的神情里可以看出,面对知音他的弹奏十分认真,倾注了心意和技艺。伯牙身后立着一个童子。钟子期坐在伯牙对面的一块大石上,他正聚精会神地品着琴音,细细的短须、清瘦的面庞勾画出了一副文质彬彬的神态。他搓着手,右腿搭在左腿上略微抬起,似正随着琴声节拍轻轻摇动,他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了。钟子期身后也有两个童子,一个手执如意,一个手捧书卷,从穿着和形象上看,一个是书童,一个是侍童。

作者用琴音将鼓琴者和听琴者连系在一起,通过生动的画笔、准确的造形刻画了人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心活动,弹琴者的专注、听琴者的入神,都惟妙惟肖地跃然绢上。为了衬托两个主要人物,作者亦着意刻画了三个童子的神情特点。站在钟子期身后的童子,没有受到琴声感染,似在左顾右盼,精神不太集中;而立在伯牙身后的小童,大概耳目濡染日久,对琴声有所领悟,表情亦很入神。作者巧妙地借用这三个次要人物的不同反应,衬托出伯牙和钟子期之间彼此心心相印,用琴声传递心声并成为“知音”。在处理这一题材时,作者是经过苦心经营的,在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人物造型上作者注意于文人雅士的气质体现。伯牙面庞丰满,透着智慧,手臂瘦削,显露出清寒本色;钟子期亦是布衣处士,逍遥自得。实际上作者是根据对元代社会生活中的“隐士高人”的了解和对当时文人琴客的分析来理解和表现这一历史题材的,这里并不刻意追求古人境况,而是将古人现实化、生活化,观来倍觉亲切。童子的刻画也很有意思,伯牙身后的小童形貌端庄,面相显出一般元代宗教画中的程式,是一种程式化的处理,力求符合高士琴家书童的灵秀气质;而钟子期身后的两童子体貌更多地带有写生色彩,甚至可以作为肖像画看待。

全卷没有描绘背景,景物只有简单设置,但决非漫不经心之作:如两块大石就交代出了是处在野外的自然环境。伯牙和钟子期两人中间设置了一个别有异趣的香炉台,炉座是一个树根造型的三足高脚台,上置铜博山炉。这一道具不仅进一步交代了隐居处所的特定环境,而且增添了醇雅气息,更成其焚香弹琴之意趣。

后世评王振鹏所画人物,风格细劲。此图用笔确属细劲轻利一路。因其笔法和造型手法由界画中来,故结构严谨,造形准确,起伏偃仰,穿插隐现,都是脉络清晰。线条圆转流畅,晕墨得当。大石用淡墨轻擦,既有体积块量感,又不喧宾夺主,其轻淡处和人物映衬起来也赋予了一种高雅秀润之气。

全卷带有浓厚的超脱尘世的情感色彩和将现实理想化、隐逸化的追求。其创作指导思想中无疑带有一种作为御用画家的心理补偿。

伯牙鼓琴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