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图
南宋·刘松年作
绢本设色
纵一一七厘米
横五五.八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李、刘、马、夏”四大家,大都山水、人物兼擅,但主要贡献还在山水画方面。李唐开南宋一代新风,马远、夏圭继其暮年“删繁就简”的新创画格,进一步拓展为典型的“水墨苍劲”南宋院体山水,成就至大。而刘松年是李到马、夏间风格变化的过渡性大家,所以有评者称他:主要成就是把李唐开创的画风雅驯化、精美化,以适应反映宫廷生活的要求。刘松年相对其他三家来说,存世作品较少,他除了以山水名世之外,人物画亦有相当造诣,如《罗汉图》就是其中的突出作品。
刘松年残存的“罗汉图”有三张,均为开禧丁卯(1207)年创作,但大小不一,现都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为其中之一。“罗汉”为“阿罗汉”简称,梵语称“阿罗诃”,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指已断烦恼,超出三界轮回,受人天供奉的尊者。相传释迦牟尼曾令十六个大阿罗汉常住人世,济渡众生,图中的罗汉即为十六罗汉之一。他手臂靠抚桫椤树,一脸沉思状,面容古怪,眉头紧锁,目光炯炯,似洞察了民间不平,要为之伸张。他的头上隐现光环,是作者意图神化罗汉的一种处理方式,富有民间传说的想象色彩,沿袭了唐卢楞迦《六尊者像册》的画法。图的右侧是一汉相沙弥伸手去接黑色长臂猿猴献来的果实,上方另有一猿正在摘果,所以此幅又称《猿猴献果图》。图的下方有二只小驯鹿抬头张望,和上面的人物互为呼应,似有情感交流。图幅妙趣横生,颇有情味。
此图总体说来有几个特点:一、图中罗汉形象可想见受五代前蜀贯休“梵相”和唐、北宋院体罗汉创作的影响,但变异了那些过于奇异怪状、变形夸张过甚的画法,显得更富有世俗人情味。二、主次人物用对比手法。罗汉粗眉大眼,丰颊大鼻,满脸胡须,老态沉稳,脸部皱纹条条,裸身肌肉突现,在画面上特别夸大,占非常突出的地位;而右旁沙弥,为乳臭未干的少年稚嫩形象,面部圆润光滑,身量矮而瘦小。作者取鉴了传统画法中“主大仆小”强化主体的处理方法,在视觉上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刘松年其他二幅罗汉图也采取了这种手法。三、人物和背景有机组合。罗汉手靠的桫椤树,是一株似被拟人化的老态古木。古槎,挺干、屈节、皴皮,结疤纽裂多端,蟠根老壮,枝条纠缠交错,而叶丛和果实组成了繁密的整体,是一个十分清幽的环境,加上小斧劈山石的衬托,及人、兽动静有致,各具形态,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四、刘松年是深受院体工整巧丽体格影响的画家,此图人物、景物等基本上继承了北宋重“形似”、“格法”的工笔写实传统,人物造型严谨,绢本上用凝练的中锋铁线描,笔道劲利厚重,笔骨着处形、质、体俱到,充分反映出那时中国画线描的高度艺术表现力。树、石方面是刘氏所长,勾皴兼擦,渲染明暗,骨肉停匀,极尽精到刻画之能事。
图中人物、树石用笔非常协调,如相比李唐《采薇图》中衣褶方折劲硬、树石粗阔犀利的笔法显得温文、细腻和工细,但一磊落、一精严,情趣略有变易。至马、夏出,剪裁新巧的空灵化格局将“以少胜多”体格推向极致。人物画(如今藏故宫博物院马远的《孔子像》)已演变为秃笔写衣纹、笔断气连、“火柴棒”式的劲健线条,显示出用笔演笔的时代特征,不同的画家在笔墨中显示出各自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刘松年《罗汉图》的笔墨工致中见秀雅,工而不板,耐人寻味,无怪元《图绘宝鉴》称刘松年的绘画为“院人中绝品也”。
此图画幅左上方有乾隆辛卯新正御赞一则,“比德”、“郎润”钤印二方,并有“内府图书”、“皇姊图书”、“太上皇帝”鉴藏印数方。清吴升《大观录》卷十四、《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续编七六著录。
罗汉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