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不同的季节和时序,往往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四季里,秋季最令人伤感;一天中,夜晚最令人惆怅。对于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手卷珠帘的思妇来说,愁思往往随着秋令和夜色一起降临,像一袭巨大的黑色披风,笼盖在人们心上,久久不散。
秋天也是为征人赶制寒衣的季节。在古代,人们常可在楼窗外、村舍间,听到一阵阵的捣衣声。那是因为当时的衣料质地较硬,须用木杵在砧上捣软,才能缝制衣装、穿着适身。捣衣之事,又往往安排在夜间,久而久之,那杵声也就成了夫妇或情人之间相思相忆的象征。北魏温子昇的这首《捣衣诗》,就是选择这一题材,抒写思妇之情的早期诗作之一。
诗之开笔先交待时间和地点——古城长安,晚凉天净,月华如洗。趁着这月色,你可以望见楼窗间一位少妇,正忙着捣衣:精美的带有花纹的砧面,铺展着杂色相间的丝绢(流黄),那木杵槌下去,便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不过仔细听去,这声响时远时近,时断时续,分明不是来自一处。那么在这月夜捣衣的,就决非只是一位少妇,倒可能是千家万户了。如果你读过贺铸的“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之句,就可以理解,这此起彼伏的杵声该多么凄切了。天凉了,“寒到身边衣到否”?·那寒意尚未浸染征人之身,恐怕先就浸染了“佳人”那忧切的心。长夜漫漫,思梦不成,不如赶紧捣衣吧,让这思念之苦,伴着声声杵音,度过寂寞难耐的时光。所以那木杵槌下去,也应该是下下含情、声声催泪的——这些在诗中虽未言及,却都包容在“传声递响何凄凉”的字里行间。
从长安清夜的远景中,推出佳人捣衣的近景;更以“香杵”、“纹砧”的色泽,映衬惨淡佳人的愁容、以“远近”递响的杵声,传写长夜捣衣的凄凉。这就是诗人在前四句中所着力表现的情境。接下来,诗人又将思绪从长安城中宕开,转向茫茫夜空,以几幅美好、幽清的画面,进一步渲染这“凄凉”二字。
第一幅是“七夕”:·星光闪闪,银河灿烂,分别了一年的牛郎织女,终于可以跨越盈盈一水、浅浅河汉,尽诉相思了。那在鹊桥上相会的幸福情景,该多令人羡慕!·不过此夕天上虽然无愁,人间却依旧有恨。别忘了那位仰望星空的“佳人”,是不能和织女相比的,想必她已是“泣涕零如雨”了吧?
第二幅是中秋:幽蓝的天空,明月如璧,团团圆圆。但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月圆人缺,夫妻相隔千里,纵然能共对明月,却不能笑语相聚。这“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是多么撩人思绪!
这两幅画面,看似纯为绘景,其实仍在写人。因为不管是“七夕长河烂”,还是“中秋明月光”,隐隐都有一位佳人的身影在其间徘徊。透过这清美如画的夜景,你难道木感觉到那一双焦灼目光的幽怨流盼么?
最妙的是结尾两句。诗中通过女主人公的“悬想”,将目力达不到的万里边塞,与自身所处的孤清楼台配置在一起,同时推出,便造出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凄婉之境。
长安秋来之时,那蓟北的蠮螉塞边,早该是一片萧瑟了。·危峰对峙,·孤塞紧闭,夜色沉沉。征夫抬头远望,除了寒霜冷月之外,还能望见什么呢?连一向多情的大雁,也不再哀唳清夜,全都飞回南方去了——人儿呢,什么时候才能回返长安?
雁字空回,锦书无凭。征夫怀归之日,也正是“佳人”肠断之时。“鸳鸯楼”上,女主人公踽踽凉凉、独望夜空,多么希望那象征着战争的天狼星快快隐去,好让征人早日归来,鸳鸯成双。然而那天狼依旧闪烁夜天,不见有消隐的时候!·“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你从诗之结句所听到的,该正是长长叹息所包含的这无言之愿吧。
全诗将秋夜的月光,和远近递响的杵音交织在一起,运用清美画景的映衬和悠悠的悬想,表现佳人长夜捣衣的思情。·写得委婉蕴藉,余韵袅袅,境界也颇为空灵。即使将它与后世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子夜吴歌》)相比,似也略无逊色。倘若考虑到温诗开拓境界在前,李白化用其意在后,则此诗之作更难能可贵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