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作四截句(四首选一)·龚自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梦中作四截句(四首选一)·龚自珍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研究清代诗歌的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这样评论龚自珍的诗:“龚诗不仅表达了启蒙思想的进步内容,而且在艺术形式上鲜明地表现了独创性,桀骜不驯,大歌大哭,犹如彗星划破夜空,狂飙漫卷大地,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它不是汉魏六朝诗,不是唐宋诗,而是真正具有独特面目的清诗。”读了上面这首诗,深感钱先生的这番话是很精辟的。

《梦中作四截句》是龚自珍在道光七年(一八二七)十月十三日夜所作的四首短诗。上面这一首原列第二首,是诗人作于梦中而于醒后录出。这位被时人称为“狂便谈禅,悲还说梦”的诗人,托言梦境,热切地追求精神的自由,追求着一个璀璨瑰丽的生气勃勃的理想世界。

龚自珍生长于一个富有学术空气的官宦世家。父亲曾任苏松太兵备道,一时东南名士会集门下,龚自珍身为贵公子而才华出众,相与宾客游宴赋诗,俨然以陈思王自命。他在《怀沈五锡东·庄四授甲》诗中说:“沈生飘零庄生废,笑比陈王丧应、刘。”可见其青年时代的富贵风流。人到中年却逐渐沦于贫困。写这首诗时,他已在京多年,仅任内阁中书,“冷署闲曹,俸入本薄,性既豪迈,嗜奇好客,境遂大困,又才高动触时忌”,年未四十,而早生华发。诗人慨叹“黄金华发两飘萧”,指黄金挥尽,白发零落,实是概括了自己一身潦倒,半世蹉跎的坎坷遭际。

在那颓波难挽的时代,一切似乎都在沉沦,然而诗人却能自豪地宣称自己的一颗纯真的童心还没有消泯,狂喜之情溢于言表。诗的第二句“六九童心尚未消”陡然扬起,振起全篇。“六九”采用的是六九阴阳之义,以指宇宙、大自然,亦即造化、造物者。“六九童心”即指与生俱来之童心,自然之童心。这里的“童心”不是浑沌无知的纯自然形态,而是思想家的理性的心灵的闪光。明代后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龚自珍与李贽一样,极为推崇“童心”,实是以纯真的童心,反对虚伪的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要求解放人的纯真无饰的天性,焕发人的纯真奋取之心,无所顾忌地去“探世变”,改革旧的一切,创造新的未来。

当然,诗人这种纯真奋进之志,在现实社会中是行不通的,只能托之于梦了。“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诗人沉醉在梦境中,恍惚感到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充满蓬勃旺盛的青春活力,具有扭转乾坤的无穷力量。忽然,一种难以遏制的行动震撼着心房,要冲破这沉闷的黑夜的欲望喷薄而出。于是,他大声吆喝一声,立即叱起那海红色的帘幕高高卷起,叱起那帘底的一轮明月冉冉上升,照耀得大地一片光明,照耀得百花园中无数鲜花盛开,那四厢一片参差摇曳的光影啊,宛如大海中的怒潮汹涌澎湃,瑰丽壮观极了!

这是诗人心造的幻影,显然反映了龚自珍这位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理性追求和渴望,他渴望自己的意志得以自由发挥,愿望得以随心所欲地实现,自己能获得随意支配行动的精神自由,具备自由支配人生的行动力量。这是诗人在灵魂深处对自由的热切呼唤,其中跳跃着一颗要求个性解放的“童心”,寄托着这位封建末世沉沉夜幕上的启明星对于石破天惊的社会改革的无限憧憬。

清孙星衍妻王玉英有诗云:“一院露光团作雨,四山花影下如潮”,龚自珍的“四厢花影怒于潮”显然是由此化出,但已赋以新意,境界、气势、感情都大不相同了。“四山花影下如潮”,王诗是写一种“幽奇惝恍”之境,龚自珍改为“四厢花影怒于潮”,易一“怒”字,便使人想到巨浪翻腾大海,狂飙漫卷大地,风雷激荡,气势磅礴。而这如海复如潮的四厢花影,是经一位“天魔”大喝一声,“叱起海红帘底月”之后才展现出来的绚丽奇景,诗人之笔恍惚怪诞百出,而这正是龚自珍奔放不羁,富于浪漫主义气息的本色,他驰骋自由想像,拔奇于古人之外,境界独辟。如上面这首《梦中作》,其瑰玮之形象如天魔献舞,花雨弥空,这种意境是前无古人的,难怪柳亚子赞之为“三百年来第一流”。由此可见,钱仲联先生高度评价龚诗的“独创性”和“独特面貌”是很有道理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