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 熹·观书有感二首》高考古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宋]朱 熹

(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鉴赏导示]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的文学观点,基本上是继承了周敦颐、程赜等“文以载道”的主张,有“重理轻文”的倾向。然而他是很有文学修养的学者,他的和文都有相当高的成就,评论古今作家的作品也有很多精辟之见。他认为诗歌是“感于物而动,而发于咨嗟咏吸之余者”。“诗言志”,所言之志,皆应与教化有关。因此,他的诗作,多以明理言志为务。

[鉴赏]

第一首诗:

前两句,写喜人的景象。“半亩方塘”,不算大,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闪耀浮动,情态毕见。这两句所描写的形象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朗。

这里还蕴含着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里的水很深很清,所以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就不能反映,或者不能准确的反映。诗人正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理趣”的三、四两句。“渠”是个代词,相当于“它”,这里代“方塘”。“清”,已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方塘”为什么能够这样“清”?孤立地看“方塘”本身,是无从找到答案的。诗人于是放开眼界,终于看到“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这“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后两句既是对前两句所描绘的感性形象的理性认识,又是对前面所描绘的感性形象的补充。很有理趣:“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所以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它们“共徘徊”的细微情态。——这正是这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

前两句,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是古代的一种战船。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像鸿毛那样浮了起来。这两句诗,也对客观事物作了描写,形象比较鲜明。但诗人的目的不在单纯写景,而是因“观书有感”而联想到这些景象,从而揭示一种哲理。

后两句就是对这种哲理的揭示。当“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的时候,多少人费力气推,力气都是枉费,哪能推动呢?可是严冬过尽,“春水”方“生”,形势就一下子改变了,从前推也推不动的“蒙冲巨舰”,“此日”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多轻快!

蒙冲巨舰,需要大江大海,才能不搁浅,才能轻快地、自在地航行。如果离开了这样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们在水上航行的规律,硬是要用人力去“推移”,即使发挥了人们的冲天干劲,也还是白费气力。这就给我们以哲理的启迪:别再做在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为“蒙冲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一江春水。

[鉴赏要点]

[1]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感情的形象蕴含哲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