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江西诗词·南宋前期江西诗歌·杨万里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宋元江西诗词·南宋前期江西诗歌·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杨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任国子博士,始为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出知漳州,不久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后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三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触怒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后,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又改知赣州。杨万里未任,乞祠官而归。开禧二年(1206),在忧愤中离世。谥文节。关于杨万里的生平,《宋史·杨万里传》有详细记载: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张)浚入相,荐之朝……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右侍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地擢用之……高宗未葬,翰林学士洪迈,不俟集议配享,独以吕颐浩等姓名上,万里上疏诋之,力言张浚当预,且谓迈无异指鹿为马。孝宗览疏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借焕章阁学士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宁宗嗣位……升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明年(开禧二年)升宝谟阁学士,卒,年八十三,赠光禄大夫。

万里为人刚而褊。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万里精于诗,尝着《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1]

杨万里为南宋中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关于“中兴四大诗人”,曾有不同说法。尤袤称“中兴四大诗人”为范成大、杨万里、萧德藻和陆游;杨万里称“中兴四大诗人”为尤袤、萧德藻、范成大、陆游;元代后则逐渐固定为尤、杨、范、陆四人。相关说法如:

近代风骚四诗将。原注:四人:范石湖、尤梁溪、萧千岩,陆放翁。(杨万里《谢张功父送近诗集》)

萧千岩机杼与诚斋同,但才悭于诚斋,而思加苦,亦一生屯蹇之验。同时独诚斋奖重,以配范石湖、尤遂初、陆放翁。[2]

宋中兴以来,言治必曰乾淳,言诗必曰尤、杨、范、陆。其先或曰尤、萧,然千岩早世不显,诗刻留湘中,传者少,尤、杨、范、陆特擅名天下。[3]

南宋初诗人,推尤梁溪、萧千岩、范石湖、陆渭南四家……萧集世不传……后人乃以诚斋易之,称尤、杨、范、陆,而萧千岩姓名,世或有不知者矣……按萧名德藻,字东夫……姜白石之妇翁也。[4]

南宋初诗人,推尤梁溪、萧千岩、范石湖、陆渭南四家……萧集世不传……后人乃以诚斋易之,称尤、杨、范、陆,而萧千岩姓名,世或有不知者矣……按萧名德藻,字东夫……姜白石之妇翁也。[4]

杨万里的创作道路是曲折的,经过了由广学博取、转益多师,最后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过程。他早年学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在零陵自焚其少作千余首,决心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后又学陈师道五律;又改而学习王安石和晚唐诗人的绝句,最后终于领悟到应该摆脱前人的藩篱而自成一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他在《诚斋荆溪集序》中说到这一曲折的历程: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故自淳熙丁酉之春,上塈壬午,止有诗五百八十二首,其寡盖如此……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寤,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试令儿辈操笔,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5]

杨万里的诗学理论与创作道路相关联,分为三方面:

(1)发展江西诗论。杨万里自称在创作上脱却江西诗派樊篱,事实上,他对江西诗派的精华,如从有法到无法,讲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理论是极为叹服的,并将其吸收进自己的理论中。如:

诗家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最为妙法。[6]

学诗者,于李杜苏黄诗中,求此等类,诵读沉酣,深得其意味,则落笔自绝矣。[7]

初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或两字,或三字。[8]

诗有实字,而善同之者以实为虚……有用法家吏文语为诗句者,所谓以俗为雅。[9]

诗固有以俗为雅,然亦须经前辈取熔,乃可因承尔。[10]

对此,其乡人周必大也有很清楚的认识,其《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云:

今时士子见诚斋大篇短章,七步而成,一字不改,皆扫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胁之语,至于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遂谓天生辩才,得大自在,是固然矣。抑未知公由志学至从心,上规赓载之歌,刻意风雅颂之什,下逮《左氏》《庄》《骚》、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及本朝,凡名人杰作,无不推求其词源,择用其句法。五六十年之间,岁锻月炼,朝思夕维,然后大悟大彻,笔端有口,句中有眼,夫岂一日之功哉![11]

(2)推崇晚唐及半山风味。杨万里与江西诗派诸人所不同的是,他大力提倡晚唐诗风,追求“晚唐异味”。杨万里作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因此也发现江西派诗歌越来越多的流弊,在不满中脱出江西诗派,转向与江西派诗歌审美趣味迥然不同的晚唐诗风及类于晚唐诗风的王安石“半山风味”,大力提倡“去词”“去意”,追求“味外之味”。他认为:

晚唐诸子虽乏二子(指李白、杜甫)之雄浑,然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犹有《国风》《小雅》之遗音。[12]

笠泽(陆龟蒙)诗名千载香,一回一读断人肠。晚唐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唐。[13]

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三百篇之后,此味绝矣,惟晚唐诸子差近之。[14]

受业初参且半山,终须投换晚唐间。《国风》此去无多子,关捩挑来只等闲。[15]

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晚唐人与介甫最工于此。[16]

对于杨万里的崇唐,后人评道:

“半山便遣能参透,犹有唐人是一关”,诚斋杨廷秀诗也。一关殆言一膜之隔,未尽透彻者。又有《送彭元忠诗》:“学者初学陈后山,霜皮晚尽山谷寒。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此殆杨廷秀学诗法,故数以为喻。[17]

自作《江湖集》序曰:“予少作有诗千余篇,至绍兴壬午,皆焚之。”大概江西体也。今所存曰《江湖集》者,盖学后山及半山及唐人者也。[18]

《读唐人及半山诗》云:“半山便遣能参透,犹有唐人是一关。”此与严沧浪论半山之语相合,岂沧浪用此耶!然诚斋之参透半山,殊似隔壁听耳,又不知所谓唐人一关在何处也。[19]

(3)创新求活,独师自然。杨万里几经波折地学诗,最终悟出作诗不应只是师法前人,于是自筑诗坛,倡导直接师法自然,其诗学理论因此呈现出创新求活、讲究含蓄韵味的精神。其云:

问侬佳句如何法?无法无盂也没衣。(《酬閤皂山碧崖道士甘叔怀》)

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之三)

笔下何知有前辈,醉中未肯赦空瓶。(《迓使客夜归》)

城里哦诗枉断髭,山中物物是诗题。(《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和李天麟二首》之一)

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新?(《蜀士甘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作二诗见赠,和以谢之》)

诗家不愁吟不彻,只愁天地无风月。(《云龙歌调陆务观》)

今代诗人后陆云,天将诗本借诗人。(《跋陆务观剑南诗稿二首》之一)

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读张文潜诗》)

千峰为我旋生妍,我为千峰一哂然。(《晨炊白升山》)

盖尝观乎列御寇、楚灵均之所以行天下者乎?……彼其于舟车,且乌乎待哉?……(灵均)盖有待乎舟车而未始有待乎舟车者也。今夫四家者流,苏似李,黄似杜。苏李之诗,子列子之御风也,杜黄之诗,灵均之乘桂舟驾玉车也。无待者,神于诗者欤?有待而未尝有待者,圣于诗者欤?[20]

夫诗何为者也?尚其词而已矣,曰:“善诗者去词。然则尚其意而已矣。曰:善诗者去意。然则去词去意,则诗安在乎?曰:去词去意,而诗有在矣。然则诗果焉在?曰:尝食夫饴与荼乎?人孰不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诗亦如是而已矣。[21]

对于杨万里的“师法自然”理论,后人评道: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22]

诚斋尝言“古人之诗,天也,今人之诗,人焉而已”。此二语包孕千古,不似讲翻案法者。[23]

此外,杨万里也很注重传统的诗歌美刺比兴作用,其《诗论》云:

《诗》也者,矫天下之具也……《诗》果宽乎?耸乎其必讥,而断乎其必不恕也。《诗》果不严乎?……诗人之言,至发其君宫闱不修之隐匿,而亦不舍匹夫匹妇“复关”、《溱洧》之过,歌咏文武之遗风余泽,而叹息东周列国之乱。哀穷屈,而憎贪谗。[24]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今存由其长子杨长孺编定的《诚斋集》,有诗文133卷,存诗4200余首,在题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颇具特色。

杨万里诗作,大部分是描写山川风光、自然景色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如: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如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春晴怀故园海棠》)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晚风》)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阴中新酒店,葡萄架底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正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过杨村》)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寄陆务观》)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是一位理学家,《宋史》把他列入《儒林传》中,但他并不像一般理学家那样将诗歌作为图解理学思想的工具,而是吸取其理学精华,以哲学家的眼光来观照自然物象,使平凡的自然风物和日常生活既富于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趣。如: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溪前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宿灵鹫禅寺》)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晚行望云山》)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予穷书客,只买清愁不买田。(《戏笔》)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予穷书客,只买清愁不买田。(《戏笔》)

四首诗所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平常的景物和普通的人生经历,但经杨万里一表达却给人以新鲜的感受。这除了因为诗作语言的活泼和联想的丰富外,更重要的是诗人对自然和人生持有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杨万里还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留下了不少抒写爱国忧时、表现民生的诗篇。特别是他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因为往来江、淮之间,迎送金使,他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沦陷区的中原父老,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一)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手麾日三舍,身驭月重轮。始是峨岷秀,前无社稷臣。向来元破斧,何用更洪钧。只使江淮草,明年不作春。(《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之二)。

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扬子。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一尘不随海气舞,一砾不随海潮去。四旁无蒂下无根,浮空跃出江心住。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不为浮生饮玉舟,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

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扬子。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一尘不随海气舞,一砾不随海潮去。四旁无蒂下无根,浮空跃出江心住。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不为浮生饮玉舟,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

杨万里这类诗作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金将领,或讽刺卖国权奸,都是其爱国忠愤之情不得不发的结果。

其关心民生的诗作如:

大熟乃教得大晴,今年又是一升平。升平不在箫韶里,只在诸村打稻声。(《至后人城道中杂兴十首》之二)

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至后入城道中杂兴十首》之三)

井字行都整,花香远已甜。穗肥黄俯首,芒劲紫掀髯。风搅平云阵,声松缺月镰。不愁禾把减,高廪却愁添。(《观稼》)

杨万里的这些爱国忧时、表现民生的诗篇,不像陆游诗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将胸中万千思绪加上理智的闸门,层层展示,欲纵还收,表现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颇类杜甫的抑扬顿挫。

杨万里诗歌的艺术特色,人们一般用“活法为诗”来概括。“活法”是吕本中、曾几等人受禅宗影响提出的诗歌理论主张,但在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则是杨万里,他才是“活法为诗”的典型。这可以说是大多数诗论家的共识:

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踔厉即时追。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25]

诚斋万事悟活法。[26]

诚斋出,真得所谓活法,所谓流转圜美如弹丸者,恨紫微公(吕本中)不及见耳。[27]

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28]

我虽未见诚斋面,道得诚斋句里心。醉语梦书辞总巧,生擒括捉力都任。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29]

参禅学诗无两法,死蛇解弄活泼泼。气正心空眼自高,吹毛不动全生杀。生机熟语却不排,近代独有杨诚斋。[30]

文章一技,要自有活法,若胶古人之陈迹而不能点化其句语,此乃谓之死法……吕居仁尝序江西宗派诗,若言灵均自得之,忽然有入,然后惟意所出,万变不穷,是名活法。杨万里又从而序之,若曰学者属文,当悟活法。[31]

李屏山……晚甚爱杨万里诗,曰:活泼刺底人难及也。[32]

杨万里的“活法为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景物、动作、心情及感受,发现人们易于忽略的一些富于生活情趣与美感的景象。

在杨万里诗中,很多题目一看就饶有兴味,如《郡圃小梅一枝先开》《小池》《暮热游荷池上》《水中山花影》《檄风伯》《夏夜玩月》《观蚁》《食鸡头》《食莲子》等。其他具体诗作如: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舟过谢潭》)

坐看西日落湖滨,不是山衔不是云。寸寸低来忽全没,分明入水只无痕。(《湖天暮景》)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弄轻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

对于这类诗,评论家们颇感兴趣,论评不少,如:

诗家谓诚斋多失之好奇,伤正气,若“梅子留酸软齿牙(以下略)”极有思致,诚斋亦自语人曰:“工夫只在一捉字上。”[33]

诚斋杨氏乃有“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之句,得非默阅世变,中有感伤,此静中见动意。[34]

可见,杨万里确是把“活法”运用到了对生活的种种观察和感受之中,目遇成诗,耳得亦成诗。

其二,想象奇特,立意新颖。杨万里常常在他人不经意处着笔,展开出人意料的联想,物我不分,展现出一个与人类息息相通的世界。对此,袁枚颇感惊奇,其云:

“白水遥连郭,青山直到门。”畏垒山人诗也,“野水白连郭,乱山青到门。”王子乘诗也。二诗各臻其妙,然观杨诚斋“江欲浮天去,山疑渡水来”,则又瞠乎后矣。[35]

诗作如: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新柳》)

细草摇头忽报依,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暮热游荷池上》)

闭轿哪知山色浓,山花影落水田中。水中细数千红紫,点对山花一一同。(《水中山花影》)

溪边少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归来闭户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却登钓雪聊一望,冰轮正掛攒松梢上。诗人爱月爱中秋?有人问侬侬掉头。一年月色只腊里,雪汁揩磨霜水洗。八荒万里一青天,碧潭浮出白玉盘。更约梅花作渠伴,中秋不是欠此段?(《钓雪舟中霜夜望月》)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淘淘雷出吼。泝流更着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斗。“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获摇手。(《檄风伯》)

其三,层次曲折,深婉多致,变化无穷,力避陈俗、平庸和直露。杨万里在创作时特别注意层次的变化,在多变的层次之中体现其活法。他的诗作表面上似乎是一挥而就的草草几笔,细细品味,却领悟出他的精心安排。如《夏夜玩月》诗,内中分明的层次、奇特的想象、耐人寻味的理趣都不可能随手写就。

对此,前人有深透的评价:

宋诗人工于七言绝句而能不袭用唐人旧调者,以放翁、诚斋、后村为最,大略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正意反一层侧一层说。[36]

夫汉魏六朝诗岂不佳,但依样画胡卢,终落空套。作诗当求真是自己语。中晚唐以逮宋人,力去空套。宋诗中如杨诚斋,非仅笔透纸背也。言时摺其衣襟,既向里摺,又反而向表摺,因指示曰:他人诗只一摺,不过一曲折而已,诚斋则至少两曲折。他人一折向左,再折又向左,诚斋则一折向左,再折向左,三折总而向右矣。生看诚斋集,当于此等处求之。[37]

其诗如:

大矶愁似小矶愁,篙稍宽时船即流。撑得篙头都是血,一矶又复在前头。(《过显济庙前石矶竹枝词》)

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唯复水似天?唯复天似水?(《夏夜玩月》)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其四,幽默风趣,调侃谐谑,在不经意中阐说理趣,表现了他诗化了的理学思想。杨万里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的普通景象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意即“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新”(《蜀士甘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作二诗见赠和以谢之》)。这样的诗作可以说是杨万里把理学及禅宗观物体验方式引入诗歌的产物。相关评论如:

后村谓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天分似李白,盖落尽皮毛,自出机杼,古人之所谓似李白者,入今人之俗目,则皆俚谚也……见者无不大笑。呜乎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38]

旧读杨诚斋绝句云:“饱喜饥嗔笑杀侬,凤皇未必胜狙公。幸逃暮四朝三外,犹在桐花竹实中。”不晓所谓,晚始悟其微意。此自江东漕奉祠归之作也。凤虽不听命于狙公,然犹待桐花竹实而饱,以花实况祠廪也,欲并祠廪扫空之耳。未几,遂请挂冠。[39]

其作品如:

偶尔相逢细问途,不知何事数迁居?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后车。(《观蚁》)

其五,语言平易通俗,口语化,甚至有时直用民间俚俗之语,并化俗为雅,达到语俗而理不俗的诗歌境界,更增加了诗歌的幽默性与活泼性。

杨万里诗歌语言浅显晓畅,少典故而多俗语,读来轻松活泼,自然清新,颇有民歌风味。但据钱锺书先生的说法,这些诗中的俚辞谚语看似冲口而出,却也是有出处的,并非信口胡诌。看来随意平淡,却也不无来处,这样的“活法”正是钱锺书所说的“不破坏规矩,又能够变化不测,给读者以圆转而‘不费力’的印象”[40]

放翁与杨诚斋同以诗名,诚斋专以俚言俗语阑入诗中,以为新奇,放翁则一切扫除,不肯落其窠臼。[41]

用方言入诗,唐人已有之。用俗语入诗,始于宋人而要莫善于杨诚斋。[42]

诚斋之诗,巧处即其俚处。[43]

以上所举之诗皆有此特点,又如: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脚。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秧歌》)

晚发丹阳馆下,五更至丹阳县。舟人及牵夫终夕有声,盖讴吟啸谑以相其劳者。其辞亦略可辨,有云:“张哥哥,李哥哥,大家著力一齐拖。”又云:“一休休,二休休,月子弯弯照几州。”其声凄婉,一唱众和,因檃栝之为《竹枝歌》云:

莫笑楼船不解行,识侬号令听侬声。一人唱了千人和,又得蹉前五里程。

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以上《竹枝歌》并序)

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以上《竹枝歌》并序)

杨万里着力于创作思维方式与诗歌艺术风格的变革,其彻底投身自然、师法自然的创作态度,对自然万物的充分观察与细致描写,独具机杼,开辟了一个鲜活灵动的审美天地,推动了南宋及以后诗歌的发展,成为南宋诗风嬗变的显著标志,在当代及后世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评论者、学习者绵绵不断,在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诚斋诗名牛斗寒,上规《大雅》非小山。[44]

斯文宗主赖公归,不使他杨僭等夷。四海声名今大手,万人辟易几降旗。[45]

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46]

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47]

以人而论,则有……杨诚斋体。[48]

海外咸推独步,江西横出一枝。[49]

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诗,学者亦宗之。[50]

自中兴以来,言诗者必称尤、杨、范、陆。[51]

汪大绅道余诗似杨诚斋,范瘦生大不服,来告余。余惊曰:“诚斋,一代作手,谈何容易!……其天才清妙,绝类太白,瑕瑜不掩,正是此公真处。”[52]

诗……皆由天性使然,非关学问。在唐,则青莲一人……宋有杨诚斋。[53]

注释

[1]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三。[2]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适园丛书本。[3]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桐江集》卷三,商务印书馆影印宛委别藏本。[4]查慎行:《得树楼杂钞》卷六,见《升庵合集》,清光绪八年刊本。[5]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四部丛刊》本。[6]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41页。[7]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39页。[8]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40页。[9]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48页[10]杨万里:《答卢谊伯书》,《诚斋集》卷六十六。[11]周必大:《周益国文忠公集·平园续稿》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2]杨万里:《周子益训蒙省题诗序》,《诚斋集》卷八十三。[13]杨万里:《读笠泽丛书》,《诚斋集》卷二十七。[14]杨万里:《顾庵诗集序》,《诚斋集》卷七十八。[15]杨万里:《答徐子材谈绝句》,《诚斋集》卷三十五。[16]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41页。[17]叶寘:《爱日斋丛钞》卷三,守山阁丛书本。[18]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清武英殿聚珍丛书本。[19]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粤雅堂丛书本。[20]杨万里:《江西宗派诗序》,《诚斋集》卷七十九。[21]杨万里:《颐庵诗稿序》,《诚斋集》卷八十三。[22]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23]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一,清道光二十九年刊本。[24]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五。[25]张镃:《携杨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南湖集》卷七,知不足斋丛书本。[26]周必大:《次韵杨廷秀待制寄题朱氏涣然书院》,《平园续稿》卷一,清道光二十八年刊本。[27]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总序》,《历代诗话续编》,第486页。[28]姜夔:《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白石道人诗集》卷下,《四部丛刊》本。[29]项安世:《题刘都监所藏杨秘监诗卷》,《平安悔稿》卷五,清钞本。[30]葛天民:《寄杨诚斋》,《葛无怀小集》,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集本。[31]俞成:《萤雪丛说》,《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第449页。[32]刘祁:《归潜志》卷八,知不足斋丛书本。[33]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清武英殿聚珍丛书本。[34]叶寘:《爱日斋丛钞》卷三。[35]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36]陈衍:《石遗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37]陈衍:《陈石遗先生谈艺录》,《民国诗话丛编》,第702页。[38]吕留良等:《宋诗钞》,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39]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40]钱锺书:《宋诗选注》,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5页。[41]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清刊本。[42]李树滋:《石樵诗话》卷四,清道光二十九年刊本。[43]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44]周必大:《奉新宰杨廷秀携诗访别次韵送之》,《省斋文稿》卷五。[45]袁说友:《和杨诚斋南海集诗三首》之一,《东塘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46]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梅山续稿》卷一,清钞本。[47]陆游:《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剑南诗稿》卷五十三,汲古阁刊本。[48]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49]刘克庄:《题诚斋像二首》,《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三十六,《四部丛刊》本。[50]欧阳玄:《圭斋文集》卷八,《四部丛刊》本。[51]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桐江集》卷三。[52]袁枚:《随园诗话》卷八。[53]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