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高性烈,义士身首异处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心高性烈,义士身首异处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人,蜀国名将。《三国演义》中记载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五绺长髯、威风凛凛、执刀跨马、冲锋突阵。”魏延心高性烈、傲视同僚、熟晓军机、久历戎事、精于谋略、善待士卒,是蜀国屈指可数的猛将之一。

魏延在刘备帐下大显身手,冲锋陷阵屡立奇功。刘备入川、刘备争夺汉中的后期、诸葛亮七擒孟获、诸葛亮七出祁山北伐中原等各个时期,魏延都随军奋战,而且屡屡打硬仗。曹魏的张郃、郭淮等名将,都是被魏延杀死的。建兴8年(公元231年),魏延升为西征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蜀国在关羽、赵云死后,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魏延当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然而,魏延个性张扬爱出风头,与性格谨慎的诸葛亮不合,这一性格导致了魏延的悲剧命运。

诸葛亮六次北伐均无功而返。连年征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诸葛亮不但没有实现《隆中对》的宏论,就连自己也被司马懿拖死在了五丈原里。自知不久于人世的诸葛亮临死之前也没有忘记魏延,他决定在自己死后除掉魏延。为了除掉魏延,他委重任于杨仪。杨仪何许人也,不过是个不见其功的普通幕僚,同时找了马岱做帮手,诸葛亮对二人密授了锦囊妙计。

诸葛亮死后,魏延拒不撤军,他烧栈道阻灵柩抗拒命令,于是,杨仪阵前痛骂,马岱背后挥刀,魏延这位久经沙场、屡建奇功的南郑侯、汉中太守、蜀国的征西大将军,最终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阵前被砍掉了头颅。

其实,仔细分析,魏延是冤枉的,在撤军与不撤军的问题上,魏延总共说了两句话:一是,丞相虽死,但某还活着!岂可因一人之死废国家大事?二是,杨仪何等人也?大丈夫岂可被书生所制?

这哪里是谋反,最多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前一句无非是要继续北伐,完成统一的大业;后一句则直接反映出功勋卓著的魏延瞧不起杨仪这种无能之辈,根本不愿意为其所左右。

造成魏延悲剧命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性矜高”,也就是性格高傲,为人处事易招人怀疑。魏延的性格有以下几个突出方面:

第一,骁勇善战,爱出风头

魏延在战场上是一位爱打硬仗、爱出风头,屡受挫而不气馁的战将,这种性格不能和诸葛亮的谨慎性格相容。

第二,用奇兵、奇计,敢于冒险

诸葛亮二出祁山时,魏延建议说:“夏侯琳乃纨绔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琳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往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兵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矣。”诸葛亮认为这个计划风险太大,如果有兵埋伏截杀,则五千人必定受害,所以拒绝采纳。魏延又说:“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诸葛亮仍然坚持从大路进兵的计划,没有接受魏延的从子午谷出兵攻魏的建议。魏延的这一建议,虽然风险很大,但并非没有一点可行性,甚至可能会成功,这说明魏延不同于一般武将,敢于用奇兵、奇计。

第三,性格直率,具有叛逆精神

魏延个性直率开朗,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毫无顾忌,具有反叛精神,尤其是数次顶撞诸葛亮。守护街亭时,他当面责问诸葛亮:“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在每次接受任务时,魏延都能将自己与诸葛亮不一致的想法直率地提出来,当孔明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时,他才高兴地去执行任务。作为一个普通人,直率的性格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军事将领就必须受纪律约束,所谓“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魏延的矛盾就在于他混淆了普通人与军事将领之间的界限,不能以高级将领的身份和地位去约束自己,只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的人,所以总是任由自己的性子去做事,毫无顾虑,敢说敢干。

总之,魏延至死也没明白,自己因何被杀,其原因是:心高气傲。

智慧总结

一个人有主见,有头脑,不随人俯仰,不与世沉浮,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好品质。不过,这种观点只有在不固执己见、不偏激执拗的前提下才能成立。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事中不可小觑的缺陷。与人交往过程中,许多人都吃过偏激执拗的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