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季节变化迁徙的候鸟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一种鸟,春天从南方飞来,秋天又从北方飞走,年复一年,从不改变这种生活习性。这种鸟就叫作候鸟。这类随着季节不断变换生活地点的候鸟,大概占整个鸟类的三分之一。
候鸟独特的生活习性,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还是有许多谜团至今仍困扰着人类。
候鸟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它们那种极强的识途定向能力。候鸟迁徙的路线一般都比较远,可它们不但可以准确地返回故乡,还能毫无差错地找到旧巢。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认为,它们是靠着对所行路线地形地物的观察、熟悉和记忆,来确定回飞路线的。这种说法可以解释短距离飞行,却无法解释其远距离的复杂飞行。
有人发现在鸽子眼睛的上方有一块磁性物质,经研究鸽子是靠它与地球磁场产生联系来辨别方向的,有人据此提出了磁场定向说。但并不是所有候鸟都有这种磁性物质,这不能解释全部候鸟识途定向问题。
又有人认为鸟的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是铁,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它根据血液的流动来判断自己航向的正误。可这也只能是一种推测,并没有得到科学实验的证实。
有人分析,候鸟白天飞行大概是靠着太阳来辨别方向,晚上飞行是靠着星辰来辨别方向。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把正在飞行的候鸟装在笼子里,用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入笼,并不断变换反射方向,鸟便随着光线的变动飞行。这说明它是靠着太阳来辨别方向的。但阴天怎么办呢?
还有人曾用百候鸟做过实验。他们把鸟放在天文馆里,播放夜间的天象。当天顶出现北欧秋天的星座时,鸟就把头转向东南;当出现巴尔干天空的星座时,鸟便将头转向南方;当出现北非夜空时,鸟便朝正南飞。看来,候鸟靠星辰识途定向是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当然,这还不是最后的结论。
还有一个困惑人们的问题就是候鸟迁徙中的“能源”问题。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一般要飞行几千千米甚至上万千米,中途几乎都不休息。它们是怎样来完成这样艰苦旅行的呢?
有人认为候鸟是把脂肪作为能源来利用。它们在准备长途迁徙之前,就大量进食,以便贮藏大量脂肪,供飞行之用。但鸟一般体积都比较小,它怎么可能贮存那么多的脂肪来供自己长途飞行呢?
有人曾对鹬做过观察,发现它从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岛飞往南美洲,行程大约3850千米,其体重只减轻了56克。如果能把候鸟在飞行中节约能源的秘密揭开,那对人类的贡献将是不可估量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