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东野毕之马失》注释,意译与解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荀子·东野毕之马失》注释,意译与解说

定公问于颜渊曰:“东野毕之善驭乎?”颜渊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失。”定公不悦,入谓左右曰:“君子固谗人乎!”三日而校来谒,曰:“东野毕之马失,两骖列, 两服入厩。”定公越席而起, 曰: “趋驾! 召颜渊!”颜渊至, 定公曰: “前日寡人问吾子, 吾子曰:‘东野毕之驭, 善则善矣! 虽然, 其马将失。’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对曰:“臣以政知之,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以舜无失民, 造父无失马也。今东野毕之驭, 上车执辔, 衔体正矣; 步骤驰骋, 朝礼毕矣; 历险致远, 马力尽矣。然犹求马不已,是以知之也。”定公曰:“善!可得少进乎?”颜渊对曰: “臣闻之, 鸟穷则啄, 兽穷则攫, 人穷则诈。自古及今, 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荀子·哀公》

【注释】

①东野毕:人名。《庄子·达生》作东野稷。②定公:即鲁定公。③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学生。贫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孔子极为称赞其德行。早卒。有“复圣”之称。④校: 即“校人”,官名。春秋时鲁国设置,掌管马政。⑤两骖列:车前左右两匹马挣断套在颈上的鞅而跑掉。列, 同裂。⑥趋驾: 赶快驾车。趋, 通“促”, 迅速。⑦造父: 古代善御者。幸于周穆王。

【意译】

鲁定公问颜渊说:“东野毕他善于赶车吗?”颜渊回答说:“东野毕赶车好是好,不幸的是他的马将要跑掉。”鲁定公很不开心,回宫以后对左右大臣说:“君子原来是说别人坏话的小人啊!”过了几天,养马官跑来报告说:“东野毕的马跑掉了,两匹套马挣断缰绳跑掉,两匹辕马也跑回了马圈。”鲁定公心中一动,赶紧站起来吩咐手下人:“快给我赶车去召请颜渊!”颜渊到了以后,鲁定公问他对东野毕失马未卜先知的道理,颜渊回答说:“我是凭一个人处事的条理预见到的。往昔虞舜极懂得安抚百姓,造父极懂得养护马匹。虞舜不给他的百姓出难题,造父不给他的马出难题, 因而虞舜没有失民心,造父也没有失去马。如今东野毕赶车,上车拉起缰绳,勒口和身体都已端正; 马的驰骋步骤,也都已经调教得很好, 合乎礼仪了; 走了好多险阻的远路, 马的力气已经耗尽。在这样的情况下,东野毕仍然对马抽鞭不已。根据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他的结局了。”定公说:“讲得好极了!你能再讲得深刻一点吗?”颜渊又补充说:“我听说,鸟困窘了就要猛啄,兽困窘了就要乱抓,人困窘了就要欺诈。从古到今,没有经常欺压他的下属、给自己下属出难题而不遭到危险的。”

【解说】

东野毕作为马车夫,对自己的马毫无仁人之心。“求马不已”,最终马不堪重负逃跑了事。荀子用意非常明显,在奉劝统治者实行仁政。纵观历史,商纣因残暴而失天下,欧洲的那位“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暴君也被自己的臣民推上了断头台。我们得出结论: 暴政产生怨恨,压迫产生反抗,所有暴政都将被暴政的产物推翻。因而,实施仁政这一点在现在还有启发意义。执政者只有爱民,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才能得民心,进而守住天下。我们再来看教会鲁定公施仁政的颜渊。鲁定公一开始听颜渊说东野毕善于驾车但将失马的事,骂颜渊是“谗人”。可见,颜渊的可贵不仅在于能预言,还在于他不怕蒙受“谗人”的讥讽,也只有像颜渊这样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才会甘心受辱,敢于向执政者直言忠告。颜渊是个伟大者,这毫不夸张,而我们的时代也需要更多这样的伟大者。自然,我们不是古人,我们的颜渊也该知道得更多。

【相关名言】

虚形则积怨, 德布则功兴。百姓可以德胜, 难以力服。

——陆贾——钟离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