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英》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洪湖水哟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当听到这悠扬的歌声,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一九六一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集体编剧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更会想起女英雄韩英。因为她是歌剧所着力刻划的女主人公,曾给读者和观众留下过极其深刻的印象。

大革命失败以后,阴云笼罩着中国大地。洪湖地区的湖霸彭霸天勾结国民党反动部队卷土重来,凶狠地向苏维埃政权反扑。为此,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洪湖赤卫队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赤卫队在乡支部书记韩英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复辟阴谋,枪毙了恶贯满盈的彭霸天,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歌剧围绕这场斗争多侧面刻划韩英的战斗性格,深刻揭示她的崇高思想境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光采照人的英雄形象。

韩英是一个从苦难里诞生,在斗争中成长的渔家孩子。残酷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使她懂得了恨和爱。而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党的教育和引导又造就了她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高强本领,培养了她顽强的斗争意志和誓为革命的胜利而献身的崇高理想。

韩英虽然年轻,却是个成熟、老练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她智勇双全,是赤卫队的优秀指挥员。在带领赤卫队劫夺敌人枪支时,她巧施调虎离山计,并用“土雷当作炸弹摔,鞭炮代替机关枪”,巧妙地打击了敌人,武装了自己。因此,敌人恨她怕她,战士们自然敬她爱她,他们满怀感情地称赞道: “韩书记,办法强,胜过当年的诸葛亮。”韩英还有着一眼到底的敏锐洞察力,善于对复杂的事态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彭霸天的佯装撤退自然不可能使韩英上当。她清楚地看到: “白极会轻易放弃彭家墩,其中一定有原因。” “我看彭霸天这只老狐狸,定是以退为进企图麻痹我们,袭击我们,要不就是想骗我们回村,引我们上网。”刘闯等人不以为然,要求立即“打回彭家墩”,她当然不能同意,结果县委送来的情报证实韩英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由于刘闯的“毛躁”举动暴露了目标,敌人很快就猛扑过来。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韩英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她坚决反对急躁盲从、和敌人硬拼的主张,果断地决定以火力引走敌人,保护乡亲们安全撤退,表现出一个优秀指挥员的聪明才智和指挥艺术。

韩英带领赤卫队劫夺敌人枪支,烧毁敌人碉堡,以有限的力量和强大的敌人周旋,表现了她顽强的斗争意志。尤其是不幸被俘之后,在牢房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她和彭霸天展开了面对面的较量。敌人的毒刑拷打、威胁利诱都丝毫不能动摇韩英的坚强革命意志。“韩英怕死不革命,为革命虽死何所惧”。这就是她对敌人的响亮回答。面对无法征服的韩英,彭霸天狠毒地使出了他的绝招:妄图用韩英母亲的生命来换取韩英嘴里的口供。父亲在彭霸天的乱棍之下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韩英是由她母亲一手辛苦拉扯大的。她对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然而,“生我是娘,教我是党”,她爱母亲却更爱伟大的党。为了党的利益,为了革命的胜利,她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因此,敌人始终未能从韩英嘴里挤出哪怕半点口供。

韩英顽强的革命意志和誓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来自于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眼前虽然是黑夜,不久就会大天亮”,韩英深深地懂得反动黑暗统治是不会长久的。革命可能有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但是只要团结在党的周围,依靠群众的力量,前仆后继地斗争下去,那么胜利一定是属于人民的。正是这种信念鼓舞着她,她才“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党,洒尽鲜血心欢畅”,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就是死后,她也要娘把她埋在“洪湖畔”、“大路旁”、“高坡上”,将她的“坟墓向东方”,她要看家乡的红日、红军的凯旋,她要看“白匪消灭光”, “天下的劳若人民都解放”!

坚决执行党的指示,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是赤卫队对彭霸天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韩英一切行动的基本准则。韩英在执行县委赤卫队撤退的指示时,大队长刘闯以及部分队员很不理解。她就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帮助他们理解和执行党的指示。她说,我们这是“先把手收回来,再打出去”, “主张撤退,就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这是毛委员“敌进我退”的打法, “只要我们像葵花向阳那样,时时刻刻和党联在一起,我们就有力量移山倒海”。正因为如此,在韩英的领导下,赤卫队在以后的斗争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韩英生在洪湖,长在洪湖,带领洪湖人民闹翻身求解放,同他们有着血肉的联系。因此,赤卫队的斗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就是像小保这样的小孩也为保护韩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当群众不肯交出韩英,敌人企图架枪扫射的时侯,韩英当即挺身而出, “托住机枪”,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充分表现了韩英崇高的思想品格和伟大的牺牲精神。

韩英性格的各个侧面是围绕着同彭霸天的斗争逐渐展开的。在这场残酷的生死搏斗中,韩英以她的实际行动塑造了自己的光辉形象,向读者和观众展示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同时编剧者又通过人物间的对比,采用侧面衬托的办法来揭示韩英的性格特征。这种方法最明显的是表现在赤卫队内部有着不同性格和觉悟程度的人们同韩英的对比方面。叛徒王金标的可耻,是韩英坚贞不渝顽强革命意志的衬托;黑牯、秋菊等人对韩英的无比信赖又是以“众星拱月”的手法显示韩英形象的光辉;而赤卫队员们对被俘的韩英的深切怀念则反映了韩英在赤卫队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显然编剧者用力更多的是赤卫队大队长刘闯形象和韩英的对比。刘闯是个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子。他勇敢坚强,然而急躁盲动,他对彭霸天恨之入骨,欲一举致以死地,但又缺少取胜的智谋。因此,他对县委的指示不理解,对敌人以退为进的诡计看不透。刘闯的性格恰巧与韩英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编剧者还自然地描写了刘闯在韩英帮助下的思想进步和性格变化。在韩英被俘、刘闯独自指挥赤卫队的情况下,他时时记起韩英的谆谆叮咛: “有雄心还要多用智慧。”当克虎等队员主张打回彭家墩的时候,刘闯果断地回答说: “不行,不能硬打。”“没掌握敌人的情况,不能轻举盲动。”在这里编剧者实写刘闯,虚写韩英,韩英的性格特点在刘闯形象的衬托下更显其鲜明、突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