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宜君
傣族民间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等傣族聚居区。云南省民间文学德宏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196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中国民间长诗选》(二)之中。这首长诗讲述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个沙铁(富人)家的儿子桑洛,为反对母亲包办的婚姻,借口经商离开家庭,在外结识了娥并,两人真心相爱,过着美满的生活。桑洛回家,要求母亲答应娶娥并为妻。但母亲拒绝桑洛的请求,强迫桑洛娶有钱而粗俗的阿扁。当怀孕的娥并来找桑洛时,桑洛的母亲百般虐待娥并,将她赶出门外。娥并在归家途中生下孩子后含恨死去。桑洛闻讯赶来,遂举刀自刎于娥并身前。母亲将两座坟墓隔开,但两个坟头上却又长出了根根相连的芦苇;母亲放火去烧,娥并与桑洛便从火光中升腾而起,变成两颗星星,永远相伴,长明不灭。千百年来,这部长诗一直在傣族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傣族人民愿望、感情和美好理想的寄托。长诗以朴素的形式、浪漫的情调,通过一对傣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表现了反封建的重大主题。它大胆而尖锐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与包办婚姻的罪恶,抨击了旧势力对纯真爱情的戕害;同时,热情歌颂娥并与桑洛为争取爱情自由而勇于反抗的叛逆精神。《娥并与桑洛》在艺术上充分运用傣族民间诗歌的独特表现方法,大量地采用比喻、夸张、对比、陪衬等方法,特别是对人物的描写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的对比和烘托。它还继承了傣族传统文学抒情与叙事交融的特点,语言优美、含蓄,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