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手记·文房杂项篇·偌大一只“犀牛角”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收藏手记·文房杂项篇·偌大一只“犀牛角”

犀角雕释迦像(明)

犀角为珍贵兽角,色黑褐或黑红,不但可以治器,且为名贵药材。《汉书·南越王》有献给文帝“犀角十”的记载。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物中,有木质象牙、犀角模型,同墓出土的竹筒记为:“木文犀角,象齿一笥。”以此显示墓主人的财富。明代初期,郑和航海,增进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犀角、象牙自远而至,犀、象雕刻艺术与金、玉、竹、木同为艺林之珍。明鲍天成以治犀著称。清代中后期,犀角来源稀少,因此犀角器物多为明代至清中期作品。

在文玩艺术品中,犀角制品是档次极高、价格昂贵的器物,且不说其艺术价值,就其材质而言,亦是珍稀无比。又因其存世量越来越少,其价值更是逐年攀升。2006 年9 月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一件高 8厘米的明代犀角雕释迦像底价已在30 万元至 50 万元,一只高 24 厘米的清代犀角张骞乘槎雕件(天成款)底价 30 万元至 40 万元。最近几年有位山西的朋友几次给我打来电话,说要高价收购犀角杯,我只在文物店里给他找到一件。后来这种东西愈加罕见,尤其是大件精品,在大型拍卖会上也很难见其踪影。

忽然有一天,一位在建委工作的靳处长匆匆来访,说他当年在兵团时的一位好友传来消息:当地某户人家存有一只很大的犀牛角想要出手。我问靳处长“这人是从哪得来的犀牛角?”靳说:“对方称本主是开药店的,是用犀角配药的。”我说:“这倒有可能,不过没见到东西谁都不敢说对与不对。”

这件事本以为说到此为止了,没成想不到半个月,这件“犀牛角”居然被人从黑龙江送过来了。靳处长将我请到他家,让我给他“掌眼”。没等坐定,他就小心翼翼地掀开一块红布,一只大牛角状的东西显现出来。东西一露头,我就感觉不对劲儿。我虽然未对犀牛角做过专门的研究,但我知道真的犀角器其颜色多呈咖啡色,质地润泽,而这件东西弯弯地,足有半米长、呈白色纹理,重量少说也得 500 来克,通体非但颜色与真犀有别,亦无任何温润和半透明的感觉。但为了对朋友负责,我又带他到文物公司请擅长杂项鉴定的赵强先生“过一眼”。其实这对于赵强不过是“小儿科”,他当即指出:“这是东北内蒙一带的牛角,上面还刻有花纹呢,这在当地也算是一种吉祥物吧!”

回去的路上,眼前闪现出不久前我的另一位朋友买到一只“犀角杯”。此杯为圆形,直径约 6 厘米,两侧雕有兽头衔环,杯周凸雕似草龙样纹饰。因略显透明,乍看与犀角接近,细看则颜色深重,乌黑发亮,结构粗糙,从色泽和质地上看,当属牛角制品,而我的这位朋友却是按犀角制品买的。

犀角张骞乘槎 (清)

民国年间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经济·古玩琐碎》中谈到:“犀角从来即为极贵重之药材,若刻为器物,加以人工,以更贵重也。其实不然。常见犀角之器,其值尚低于其质之价者。盖凡犀角之器物,皆非真水犀,乃南洋野牛角也。质纹颜色均与犀角相似,故以之伪充之。”今天,以南洋野牛角冒充犀牛角者已不多见,更多的则是以一般牛角充之。我将这种情况与那位朋友讲了,朋友说:“幸亏我没花太高的价钱来买它,否则我可就亏大了!”

现今流行一句话,叫做“乱世买黄金,盛世藏古董”。近年来,收藏被认为是继股票、房地产之后国内最火的投资领域。但以我个人的实践,我深知靠收藏发财极不容易。就犀牛角而言,这种东西既为珍稀之物,近来在古物市场十分抢手,很多买家四处搜寻。只要拍卖会有犀角杯之类的器物,一般没有流标的情况。造假者正是看准这点下手,你想“一夜暴富”,我叫你“血本无归”。面对这种情况,搞收藏千万不可发财心切,不要总抱着“捡漏儿”的奢望,如今“捡漏儿”的概率已经微乎其微。何况“捡漏儿”要凭好眼力,这不是一日之功。要有真正喜爱文物的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学习,一点一滴地磨炼。

朋友买的那只假“犀角杯”

现今用一般牛角制成的雕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