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正《桂花》咏桂花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桂花·桂花》咏桂花诗鉴赏

杨炎正

翠围侍女拥红幢,霞脸调朱笑额黄。

共醉东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觞。

人间天上高低影,月下风前自在香。

输与广寒宫里客,年年绿鬓赏秋光。

提起桂花,人们便会想到蟾宫香满月轮的桂树,想到月宫伐桂的吴刚,想到广寒宫中的玉兔嫦娥。桂花生于人间,可它却编织了许多美丽的神话,难怪人们要称它仙友、仙客了。这首咏桂诗正是从“仙”字生发想象,真与幻,虚与实自然融合,尽写其天上人间的种种芳姿、神韵、诗境美妙多彩,惹人遐思冥想。

为了更着实地牵住读者,诗篇由真入幻,由实而虚。首二句先绘描桂花的形象:“翠围侍女拥红幢,霞脸调朱笑额黄。”桂花冬荣夏青,绿叶团团,开红花者为丹桂,开黄花者为金桂。诗人描绘这些桂花,象翠围拥红的侍女,有的花红如霞似少女的笑脸,有的花盘泛金,象妇女面上涂饰的额黄。这里描画桂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为下面描述奇妙动人的神话作铺垫。

关联桂花的神话多极了,诗人先从人们熟知的桂酒展开联想:“共醉东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觞。”我国人民很早就切桂置酒中,浸制桂花酒。《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便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言桂酒似乎人人能道,但诗人想落天外,涉笔玄妙而逼真。他想象桂花被置入千日酒中,同饮用此酒的仙人东王公同醉;又想象,桂花被置入美酒,在西王母的九霞觞中翻动。神话中有西王母同东王公宴饮的故事。西王母是天界女神,领女仙;东君即东王公,是男神,与西王母并称,领男仙。他们以精美的九霞觞斟满中山人狄希酿造的浸着桂花的千日酒。那酒醇香甘美,饮后要醉上千日呢。这一联展现出美丽迷人的仙境,桂酒被赋予神奇的色彩。联想自然,意象优美,用典浑化无迹,对仗十分工整,确是妙笔佳句。

下面诗人又想到桂树的美丽传说:“人间天上高低影,月下风前自在香。”神话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丈,下有人常砍之,树疮随合。其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个传说常使人们把眼前的桂花同天上的桂树联糸起来,想象桂花是月中桂子落入人间而生成。如杨万里有《月桂》绝句:“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想象颇为奇巧。本诗却以疏笔写意,把我们带入美妙的境界中:月圆的秋夜,盛开的桂花,在地上描出婆娑的姿影。金风轻拂,树影摇曳,花香飘溢,令人遐想悠悠。于是,我们举头望月,又用目光在月轮上寻觅、描画着仙桂的树影,这时天上人间的距离缩短了,我们只觉天上人间两棵桂花一样的枝影朦朦、幽香阵阵……。这是诗为我们展示的境界。其实,在中秋望月之时,我们谁不曾忘情地在那金盘上找寻仙桂的树影?这里的“影”字最富情韵,发人妙想,而在影前加上“高”、“低”二字,更增其迷离之致,而“天上”、“人间”的勾勒,“风前”、“月下”的点染,都使这境界更为悠远动人。

最后,诗人又从天上的桂花联想到月中仙子嫦娥:“输与广寒宫里客,年年绿鬓赏秋光。”月亮、嫦娥在咏桂诗中屡见,但诗人却能避熟出新。人们都说桂花原为月中之树,因此又称月为桂窟、桂堂。陆游咏桂诗说:“丹葩绿叶郁团团,消得姮娥种广寒。”明人瞿佑《红木樨》说:“一枝拟向嫦娥乞,管取花神暗点头。”这首诗却说桂花是后来被送给广寒宫中那美丽而的月神的,她年年要观赏桂花来领略秋光,排遣天宫生活的孤寂。这一奇想给桂花大增异彩,因为要输于月中仙宫,供美丽的月中婵娟来赏玩,那它要具有何等的仙姿仙韵呢?诗以月桂作结,绘出广寒宫中嫦娥绿鬓花颜、凭倚赏桂的图画,牵动读者的心魂,在神话的境界中遨游。以放为收,余韵无穷。

这首诗取材平常,但诗人妙想联翩,落笔不凡,诗篇颇能新人耳目,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作者把桂花放在种种美丽的神话传说中来吟咏,写了桂树、桂酒、桂月、桂窟等含蕴丰厚,色彩迷离,发人联想的优美意象,仙境迭出,佳趣横生,今人悠然神往。我们读着诗句,不禁飘飘欲仙,恍若置身于迷人的月魄中,优游于婆娑的桂荫下,在心灵的感悟中,我们体味到了诱人的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