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我设限,释放自己的潜能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突破自我设限,释放自己的潜能

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既然成功有方法,那方法来自于哪里?自然是来自于正确的思考方式。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他们不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常常自我设限,很难想出超乎寻常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自我设限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否定,是对自己目标的否定、对自己能力的否定。自我设限的人,往往有一种“我不行”的思想,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不敢把目标设得太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达不到;在行动的时候遇到困难就退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行;在遇到问题时稍微尝试一下就苦于没有对策,轻言放弃。他们经不起一点挫折,一遇到棘手的事就打“退堂鼓”。

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唐纳得·西洛托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

西洛托将一群人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打开噪音,接着,给他们布置任务:想办法让噪音停止。

第一组试验者按遍了仪表盘上几乎所有按钮的组合,但一直关不掉噪音。他们并不知道,根据事先的设定,他们不可能通过按按钮来关掉噪音。第二组的试验者则可以通过按钮的正确组合来关掉噪音。

然后,西洛托将这些人带入另一间屋子,要求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将手放在盒子的边上。实际上,如果将手放在盒子的某一边,噪音还会继续,放到另一边,噪音就会停止。

这时,有趣的现象出现了:能控制噪音的第二组的试验者,很快就通过在盒子里移动他们的手关掉了噪音。而第一组的试验者,即使在时间、地点、条件改变了的情况下,也不再去做努力,大多只是坐在那里,而不去尝试结束受噪音折磨的痛苦,因为他们觉得“再努力也没用”。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的无力”。由于自己多次碰过壁,或者别人不断向自己灌输“你不行”的理念,所以本来颇有能力的人,容易产生“四面八方都通不过”的感觉,最终干脆放弃努力,让自己的潜能永远处于被压抑的“沉睡”状态。

其实,只要再努力一点,或者改变环境,或者适应新的环境,人就能够突破这种“无力”。真正的限制往往来自于自己,而不是来自于别人或者环境,人只要肯突破自我设限,就能释放自己的潜能,从而获得成功。

如果你想改变自我设限的状态,不妨借鉴一下下面这位年轻人的经历。

3年前,她是一位大四的学生。暑假前夕,有一家美国机构的中国区总裁到她所在的大学做了一场大型讲座。讲座十分精彩,激发出她的许多想法。

她一边听讲座一边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了一篇文章,讲座结束时,她突然有一股冲动:把自己写的文章送给那位老总看看。

她学的不是文学、新闻专业,但是一直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经常写一些文章。

这个念头一出现,她又犹豫了:“我行吗?不会丢脸吧?”

但她转念又一想:“丢脸就丢脸吧,反正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了!”

于是在众人的“围困”之中,她把这篇文章交给了那位老总。没想到,两天之后,她突然接到了那位老总打来的电话,告诉她文章写得很好,希望她写出更多这样的好文章。

不久,她开始实习了。她有一个想法:去北京实习,将来在那里发展。可她在北京没有熟人,唯一认识的就是那位老总,于是她想,能不能找找他请他帮忙?

这时,她又一次有了畏缩的念头,那个“我不行”的想法又像蛇一样地在她心中抬头了。

但最终她还是一咬牙,向那位老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并希望他帮忙联系一个新闻出版单位。

这位日理万机的老总对她的这种主动精神十分欣赏,很快帮她联系到一家著名的报社,并鼓励她发挥特长,走向成功。在不到两个月的实习期里,她发表了好几篇有分量的文章。在鉴定表上,报社给了她非常好的鉴定意见。

毕业时,这份鉴定表和她发表的文章对她的应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北京一家出版社很快录用了她。

人要想成功,就要在自己的“字典”里删除“我不行”这句话,要时刻觉得“我行”!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我们中的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不是因为别人否定我们,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否定了自己;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因为我们本来行,却偏偏要对自己说“我不行”。我们没有被生活打败,却被自己心里的灰暗念头打败了。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带着自信去“敲门”,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发现难题比我们想象得更容易解决。

有的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自我的限制和否定。其实,每个人的能力差距并不大,但是如果你自己给自己限定了一个高度,那么你永远只能到达这个高度,而不会向上发展,就像井底之蛙,永远都只能看到井口范围那么大的天空。因此,我们要想成功,首先就要突破自我设限,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潜能全部发挥出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