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静才能放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虚静才能放下

虚静才能放下

竹解心虚是我师

在这繁忙而杂乱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脚步都很仓促,甚至乱了节拍、迷失方向。很多人一走入熙来攘往的人潮,就茫然不知所措,因为掌握不住自己的目标,所以只能盲目地跟着潮流浮沉,十分可悲。人生贵在怡然自得、逍遥自在,人要如何才能怡然自得、逍遥自在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常常激励自己,每天再忙,一定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跟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在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是谁。一颗平和清静的心,就像一池澄净的湖水,澄净的湖水可以很清楚地映照我们的形体仪态,平和清净的心使我们正确地了解自己,既不会夸张虚浮、自视过高,也不会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唐朝白居易诗:“水能性淡为我友,竹解心虚是我师。”我们从大自然可以学到很多经验和教训。我们常常心太满,常常自以为是,太有主见、成见、偏见,所以不能平允而客观地看待事物。我们要学习竹节的空心,因为虚空所以才能接纳万境。一个自满的人,必然是一个骄傲的人,必然是不会再求长进的人;一个太有主见的,一定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更听不进别人的批评。

静有安静、宁静的意思。水静则明、思静则能直探本心。静坐常思己过,有反省才能进步。平静的生活是最真实的生活,平静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

致虚守静

天地之间,像是一具大型风箱,风箱里面是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可是经过鼓动之后,则能产生很大的风力,吹炽火炉,达到冶铁的功能。天地也是廓然太虚,却能包容万物,化生万物,无穷无尽,生生不息。

老子主张“致虚守静”,是从大自然学得的哲理。《老子》第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致虚”,谓消除心知的作用,以使内心虚空而没有执念;“守静”,谓去除欲念的烦恼,让内心安定平和。人的心灵本来是虚明宁静的,但是往往为私欲所蒙蔽,因而观物不得其正,行事不得其常,思想混乱,生活烦苦。

老子的政治思想,也是从虚静出发,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老子》第60章:“治大国,若小烹。”烹煮鱼的时候,不能常常翻动,太多翻动,鱼就容易破碎,治理国家不能政令繁苛,惊扰人民,否则国家社会就会动乱不安。执政者无为无事,人民才能享有自由安定的生活,民风日趋淳朴敦厚;执政者太多作为,人民反而行险诈伪,民风日渐浇薄无情。

不只人君治国不能轻举妄动、任意作为,一般人立身处世也是如此。《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段的意思,能知道止泊在至善的境界,心志才有定向;心志有定向,内心才不会妄动;内心不会妄动,才能安于所处的环境;能够安于所处的环境,才能处事精虑;能够处事精虑,才能得到预期的目标。

宇宙的现象是变动不羁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管外界如何纷扰不安,我们的内心一定要保持虚空安静。苏轼《送参廖师诗》:“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不只作诗的人需要虚静的涵养,个人的立身处世,虚空宁静的工夫也很重要。

虚空才能自觉

无,不是一无所有;空,也是一种存在;由无而有,因空生实。道体虚无,而为宇宙万物创生的本源。天地万物的创生,是由无而有;不过,有与无,只是相对的理念,而不是绝对的理念。以道为例,道的存在是若有若无,似实而虚。如果说是有,则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如果说是无,则宇宙的本体、天地万物生命的本源,我们无从找到依据。《老子》第11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毂中空,才能产生车轮转动的作用;器皿中空,才能产生盛物的作用;屋子中空,才能产生居住的作用。因为“无”,才有“有”;因为“空”,才能“实”。

放开一切,获得一切。放空自己,才能明心见性;放空自己,才能活出生命的如来。心灵空虚,才能没有成见,才能追求无限,才能享受自由。《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玄珠”、“知”、“离朱”、“吃诟”、“象罔”,都有象征意义,“玄珠”代表大道,“知”代表智慧,“离朱”代表视力,“吃诟”代表言辩,“象罔”代表无心。黄帝遗失玄珠,知、离朱、吃诟都找不到,最后是象罔找到。象征只有无心的人,才能真正得道。

《庄子·知北游》篇中,“知”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个问题,问“无为谓”、“狂屈”、“黄帝”。“无为谓”三问而不答,非不答,不知答也;“狂屈”是“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想要说而忘了要怎样说。黄帝则答以“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以为“黄帝”为真知,不过,庄子却假“黄帝”之口,提醒世人,“无为谓”才是真知,他以行动真正做到了无,“狂屈”也不错,想说而未说;至于“知”和“黄帝”都沉不住气,说了出来,所以“终不近”。

《庄子·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语言、心智的功能都没有了,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有限的,只有超越存在的事物才是无限的。

庄子·齐物论》中,把声音之美分为三类:人籁、地籁、天籁。人籁是人借助丝竹管弦等乐器,演奏出来的美妙音乐;地籁是风吹动自然界大大小小的孔窍而发出来的声音之美;天籁则是指不依靠人力,不凭借外物的作用,而自然产生的声音之美。人籁、地籁都有所依靠,天籁则是不受任何依靠,所以也没有束缚,自然天成,最为优美。

放空自己才能自我察觉。红尘岂能扰人?是人自扰于红尘。困住自己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的内心。放下心中的杂念、妄想、欲求,才能回归到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生活境地。

静虑才知取舍

心如平原纵马,易放难收。古人说:“擒山中贼易,擒心中贼难。”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人生的修养,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把放散的心收回来。如何才能把放散的心收回来呢?就是要能澄心静虑。我们在澄心静虑之中,才能观照天地万象,了解生命的本源和天地万物变化的原理、原则。每个人心中有一盏明灯,可以烛照尘俗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这一盏明灯,就是智慧之灯。

小自个人的立身处世,大至国家的前途发展,都是要靠内心的这盏智慧之灯,清白灵明的分辨是非、善恶,而免于情牵、物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每个人天生都有灵明的德性,可是这天生灵明的德性往往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被污染、蒙蔽。人生的苦难多半来自外界的种种污染。尤其在今天,文明愈进步、愈发达,污染就愈多。我们必须“时时之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把天生灵明的德性阐明出来,让内心回复、保持清明宁静的境界。

一个快乐的人生,是要能用自己的因缘过生活,要能够活出自己生命的如来。所谓如来,就是如其所来,怎么来,怎么去。假如我是一棵李子树,就照李子树的成长过程来开花结果;假如我是一棵桃子树,就照桃子树的成长过程来开花结果。不同的因缘,各自圆满,不分轩轾。

人生是从清纯回到清纯的过程。初生的婴儿最为清纯,真诚质朴,天真无邪;人死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再多的财富全都带不走。人的一生,就像爬楼梯,一层一层往上爬,到了顶楼阳台,才发现阳台是空的,一无所有。

佛就是觉,学佛的人是要觉悟人心的本体,了解人生本来就有很多烦苦,人的一生就是修炼的过程。生命就是菩提,人生就是道场,任何的动心起念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有大是大非,要能觉醒而不执迷。

气定神闲,心中常生智慧。人的内心能够平静安详,以静观变、以静制动,才能动静得宜;人的内心能够平静安详,才能缜密思考、知所取舍。遇到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面对各种美丽陷阱的诱惑,也不会迷失狂乱,六神无主。

虚静才能放下

虚是虚空,静是宁静,内心能够保持虚空、宁静,才能放下一切得失祸福、喜怒哀乐、是非善恶。一个人能够放下得失祸福、喜怒哀乐、是非善恶,才能丢开执念、解脱包袱,而自得自适、快乐自在。

人生要有提得起的豪情,也要有放得下的洒脱。不管是面对烦恼痛苦,或是徜徉于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都要回归到自然的本心,放空、放松、放下。老子说:“归根曰静。”只有在虚静中才能体悟宇宙生命的本源、天地万物的现象,所有令我们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的事,放大到宇宙太空之中,实在都只是极为细小的微尘而已。宇宙是虚空宁静的,人心也要是虚空宁静。我心即宇宙,宇宙唯一心,心与道合,道通于一,所有的烦恼、痛苦,便全部都放下、解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