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找友不靠友》是什么意思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出门找友不靠友

出门找朋友

朋友靠不住

靠朋友不如靠自己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是许多中国人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这句话颇有点帮会文化的痕迹,无怪乎从古以来,有些教派、会党一类的民间组织(如距今还不很远的“袍哥”大爷们)、跑码头卖艺的人,也都常常把它挂在嘴边。“在家靠”与“出门靠”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依赖性强的一个侧面,遇事总想找一个靠山。其实,在中国字中,造字者采取的是将靠由“告”和“非”组成,祖先们的本意,是否就是要告诉人们,“靠”是靠不住的,“靠”是不行的,也未可知。

国人之所以产生这种遇事找靠山的观念,可能与西方基督教和东方佛教所宣传的不同理念有关。在基督教教义中,人们都知道,“伊甸园”是美好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也同上帝一起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不幸的是,亚当和夏娃误信了蛇的话,经不住诱惑,偷食了“禁果”,违犯了“天条”,得罪了上帝。所以,不管那里有多么好,但上帝不再同意亚当和夏娃在那里居住,那里不是为人类提供的居住地方。而且,由于亚当、夏娃的不慎,祸及自己的子孙,造成每个人在生下来之前就有了罪(是谓“原罪”,当然生下来后也就活该“受罪”)。而在东方影响至深的佛教教义中,所宣传的则是这样的理念:某人只要虔诚拜菩萨,心诚则灵,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总会显灵的。善恶终会有报,好心当然会有好报。所以,靠山、靠水,靠父母、靠儿女、靠“冒号”、靠民众,这些观念也就深深植入人们心中。所以,久而久之,这“靠”字也就成了口头禅。《西游记》中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去“西天”取经的过程中,若非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和诸路神佛援助,就不能数次逢凶化吉。所以,那厮的成功,最终还是离不开一个“靠”字——靠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的“英明领导”。

在家之“靠”自不待言。中国人至今尚时时处处为子女“包打天下”,以便老有所养,老有所靠。甚至一些贪官污吏,其犯罪的动基也只是“为子女谋”。出门之“靠”,则古已为甚。信陵君门客三千人,这三千人的生活“靠”的是信陵君;而信陵君有大事则“靠”这些门客,还是“鸡鸣狗盗”之徒为其成就大事。岂止“靠”,“靠”而不优则怨:“无车弹铗怨冯煖”,待到满足了“靠”之欲望,于是为孟尝君营造三窟,互有所“靠”而已。是故“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源远流长,浑不知觉其非矣。

深而究之,“靠父母”和“靠朋友”其实助长了懒惰心理。在家有所倚,出门有所靠,何来努力奋进的动力?殷鉴不远:清王朝的八旗子弟,生下来便有一份“俸禄”(放大了的“靠父母”),入仕途则好官好职易得(放大了的“靠朋友”),真个是在家有所倚,出门有所靠。结果如何?“八旗子弟”不是已经成了碌碌无为、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的代名词了么?当今富得流油的海湾诸国,据说其国民也是生下来便有一份丰厚的收入,若无高瞻远瞩之人为之振聋发聩,其国民前途恐亦堪忧。

为人父母者,倘一味为子女所“靠”,为子女的生活劳碌终生,为子女的学习、工作、前程、婚姻四处忍气吞声地四处求人,甘被号称“啃老一族”的儿女“啃”,“包”完了儿女,再“包”子孙,岂有利于儿女之顺利成长?岂有利于儿女之自立自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若有一日不能为子女所“靠”,或者“靠”而不能优,岂不又生怨谤?俗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信哉斯言。为人子女者,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当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歌“男儿当自强”,当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自由人,万勿事事存一“靠”之念头,须知“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个希望,不仅是国家、事业的希望,也是父母家庭的希望啊!

作为管理者,倘一味宣称自己可“靠”,让下属、百姓都来“靠”,往往会惹火烧身,自找麻烦。但如不让他们“靠”,大家便会不高兴,不满意,不答应。其实古人也有聪明的。史载,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适逢浙东天灾,他便动用赈灾粮银募灾民疏浚西湖,兴修水利——为此他险些惹来大祸,有关部门弹劾他大灾之年擅兴土木。其实他这招确为以工代赈的高招:其一,收整治环境、兴利除弊之功;其二,取赈济灾民之效;其三最重要,如他所言,矫正了灾民盲目依赖救济的心态。换言之,作为管理者也不能被盲目地“靠”,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均需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智慧。

愿更多的国人抛弃时时事事寻“靠”朋友的观念,愿更多的国人抛弃被“靠”的优越感、自豪感。“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国际歌》唱得多么好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