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参照殷礼创六代舞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周公旦参照殷礼创六代舞

那是在先秦时的周代初期,历史上著名的圣人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很有仁德,在当时享誉九州,百姓们都很信服他。

周公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

周公旦通过一系列重大的举措,对上古氏族祭祀乐舞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理,其中,他依据周国原来的制度,参照殷礼制成了《六代舞》。

周公旦提倡了制礼作乐,并且将此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做。所谓的“制礼,“也就是制订各种典章制度,几乎涉及了敬奉神灵、政治、经济、军事、刑法、人们的言谈举止等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从行为规矩到祭祀祖先,从婚丧嫁娶到日常用语,而“礼”作为一种“规矩”在我国周代是无所不在的。

周公旦制礼作乐在实际上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乐舞的大整理,形成了周代祭祀乐舞《六代舞》。《六代舞》,又称《六乐》、《六舞》或者《六大舞》等,它是周代帝王们用于祭祀的6个乐舞。

传说是周文王弟弟周公旦率领文臣乐工在前朝乐舞基础上修订编成的。根据古籍《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记载:

《六代舞》即黄帝的《云门》、尧帝的《咸池》、舜帝的《大韶》、禹帝的《大夏》和商汤的《大濩》与周武王的《大武》。

据说以文德得天下的帝王就必须用“文舞”来祭祀;而以武功得天下者就可以享受“武舞”。因此,前4个舞属“文舞”,而后两个舞则属于“武舞”。

《六代舞》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六代舞》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乐舞典范,实际上综合了许多文化成果。

周代人们建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大司乐”,人们在举行大祭时,通常是由大司乐率领贵族子弟跳《六代舞》,还有,在不同场合需要演奏不同的乐舞。每一个乐舞都有明确功能,分别用作祭祀天地、四方山川和祖先的。根据古籍《周礼》中的记载:

舞《云门》时奏黄钟、歌大吕,用以祀天神;舞《咸池》时奏太簇、歌应钟,用以祭山川;舞《大韶》时奏姑洗、歌南吕以祭四望。

舞《大夏》时奏宾、歌函钟,祭祀山川;舞《大濩》时奏夷则、歌小吕,用以享妣;舞《大武》时奏无射、歌夹钟,用以享先祖。

表演这6个舞蹈的都是王室和贵族的子弟,乐舞人数更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周礼的等级制本质。其中,《大韶》和《云门大卷》是西周雅乐舞中以黄帝《云门大卷》为开首之乐,用以祭祀天神。

周代人们将《云门大卷》列为“六大舞”之一,足可以见到它的重要程度。黄帝是中原各族共同祖先,文德武功兼备。

虽然传说中黄帝因为阪泉之野的大战而战胜蚩尤得以服天下,但他更是文德昭彰。所以,西汉皇叔刘向在他所主编的《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

昔者黄帝治天下,……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百宫正而无私,……道不拾遗,市不豫贾。

传说中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缙云氏,一般认为这是把我国北方许多氏族的称谓融合于一身的结果。

相传黄帝曾经为了同蚩尤作战而训练熊、罴、貅、虎、貔、貙等6种野兽。据专家考证,这些野兽当为6个部落图腾。黄帝统一了各部落,才得到了广泛推崇。后人尊其为始祖神,也与他“统一”大业有关。

周代将《云门大卷》作为“制礼作乐”的祭祀天神的舞蹈,这说明了黄帝在战胜蚩尤之后,在周代已经不仅是民间传说里的统一之王,而且已经上升为神的代表,这是有比较深刻含义的。

周代的《六代舞》也有把这一乐舞称为《大咸》的。根据古籍《周礼·春官宗伯下·大司乐》中记载,祭祀唐尧的乐舞《咸池》,原本祭祀的对象是黄帝。到了唐尧时代,如果有所“增修”,就在基本保持原名的基础上改叫做《大咸》。

如果“乐体”没有什么变化,就把原名改掉,叫做《大章》。据此可以看出,周代将《大章》列入《六代舞》,大约是更多地保留了唐尧时代乐舞的面貌。

还有,《大韶舞》是传说中祭奠帝舜的乐舞。舜是古代的贤明君主,古籍《尚书·舜典》记载他曾经巡行四方,咨询四岳,善选贤人。

因此,周代以此舞祭祀“四望”,也就是四方,还有的说是指名山大川,或者是日月星海的。传说舜命夔以乐舞教育贵族子弟,因此这既是帝舜文德,又被后人提炼为中庸之德,大约《大韶》乐舞也具有“中庸”为美的特点。

对此,史籍中多有记载。如古籍《尚书·尧典》记载《韶》时用“八音克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这便是说人们用器乐音律之间的配合,来达到人神沟通、协调的作用。

《大韶》经过了周代确立,又经历了历代传衍,最终它成为了“文舞”代表作。除去享受了皇家王朝尊敬之外,还受到民间喜爱。

湖南湘潭的韶山,就流传着古时舜帝曾在此演奏过《韶》乐,以致吸引了凤凰飞翔,麒麟欢舞,后来韶山这个地方之名由此得来也与它有一定的渊源。

广东韶关附近有一块巨石,名为“韶石”,传说这就是当年舜帝曾经巡游此地。舜帝曾经在哲理演出过《韶》乐。

如果联想到《大韶》举行往往是“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情形,似乎这《大韶》之乐与石制的乐器有关,也许石头也是乐舞表演时的神圣“道具”吧?

《大韶》不仅有隆重祭祀意义,在长期发展中也逐渐丰满,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相对有机统一,具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

还有,《大夏》原本是人们歌颂夏禹的乐舞,后来周代人们把《大夏》用来祭祀九州山川,大概是因为禹是古代以治理洪水而传颂后世的。古籍《尚书·大禹谟》中记载:

禹克勤于邦,克伦于家,敬承尧舜,外布文德。

还有,根据秦国宰相吕不韦所主编的《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中记载: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于是命皋陶作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

这便是歌颂大禹的乐舞,原名是《夏龠》,到了周代主要用《大夏》这个名字,反映了周人尊重自然之神力的态度,更从制订乐舞角度反映了周人善于从江山一统的宏阔规模中寻找王朝社稷基业的精神追求。《大夏》乐舞的确立正是这一文化精神的反映。

关于《大濩》这个乐舞,有人认为是周武王打败商纣王之后,周代人们才把殷商的《濩》作为本朝的《六代舞》之一,由此得知周人气量是很大度的。这一支乐舞原本是纪念商代君王伐桀的乐舞,歌颂了商汤功劳。

古籍《周礼》中记载:

承衰而起,讨伐夏桀,救护万民,以宽治民除其害,……救护万民得其所也。

这便是说商汤救护万民,因此这支舞蹈也被称为《大护》。商代的《大濩》主要是用于祭祀先王,到了周代,该乐舞主要祭祀对象却转换为祖先。

这一点与《大濩》表演主要在“桑林”之地举行有关。桑林之地乐舞具有祈祷多子多孙的功能,也是人类生产力低下、人类社会还处于低级水平时对于母性力量崇拜的结果。

还有,《大武》简称为《武》的乐舞,是自周代起就被列为《六代舞》之一,可见周人把自己的功业与传说中的祖先们相提并论,气魄是很大的,也是很自信的。

后来舞蹈历史学家们认为:

与《六代舞》前五个舞不同的是,《大武》是周代自己创作的乐舞,高度赞扬了周武王联合进步力量灭纣安良的伟大功绩,赞美周武王的文治武功。

《大武》是周代乐舞标志性成果,这是为了纪念周武王克商而创造出来的乐舞,根据历史记载它的创作者便是周公旦了。《大武》舞蹈内容表现了周武王克商的功绩。

根据孔子所见,它的演出情形是这样的:

乐舞开始,先奏响一段鼓声,舞队手执兵器,屹立戒备,接着,徐缓、绵长的歌声唱起,表现出决战的心情。然后,舞蹈展开了战斗场景,共分为六段。

第一段舞蹈队由北面上场,描写出兵的情形;第二段表现除灭商朝;第三段继续向南进军;第四段表现平定了南方的边疆部落;第五段舞队分列,表示周、召二公的英明统治;第六段舞队再次整齐集合,表达对周武王的崇敬。

《大武》舞蹈分为以上6段,同时都配以歌章。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歌词已经难以追踪。其中的《武》《赉》《桓》等,却被保存在《诗经·周颂》中。

如《赉》的最后一句是“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又比如《桓》的首句是“绥万邦,屡丰年”。根据先秦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大武》之诗共有7句:

于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

耆定尔功。

这一诗章大意是:“伟大的武王啊!建立了无可比拟的丰功伟绩。文德洋洋的文王,为后人开创了基业。武王继承文王的遗志,战胜殷商,遏制了杀戮,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功业。”

武王克商,是当时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因为商纣王曾经以70万兵抗拒周人。结果是武王以师尚父为先锋,依靠巴师的锐勇,驾车冲入朝歌城外商纣王之阵,“歌舞以凌殷人”便是这个意思。

《大武》就是为歌颂这一伟大胜利而制作的。也许是受了宏阔历史气魄的影响,也是为了真实地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壮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