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太娇气——谢觉哉对子女的培养方法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不要让孩子太娇气——谢觉哉对子女的培养方法

谢觉哉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教育家,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谢觉哉有个女儿,从小就聪慧伶俐,很得父亲宠爱。上学后,由于才思敏捷,学习成绩很好,因此便渐渐滋生了“娇气”和“骄气”,动不动嫌这里不好、嫌那里不对,要不就瞧不起人,说这个同学笨,那个同学长得丑……

谢觉哉发现女儿的变化后,很是震惊。该怎样纠正女儿?谢觉哉为此颇费了一番心思。

谢觉哉想来想去,便想到一个好办法:他特意填写了一阕《减字木兰花》的词送给女儿,其中写道:“骄娇二气,骄则自暴娇则弃。好像幽灵,遇着空子钻上身。划清界限,两军阵前对立面。时时检查,自己不能再有它。”谢觉哉在这首词中精辟地分析了“娇气”和“骄气”的危害,并重点强调了“娇气”和“骄气”的顽固性,“好像幽灵,遇着空子钻上身”。进而要求女儿与“娇气”和“骄气”划清界限,并拿出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经常检查、反思,以获得真正的进步。

女儿在读完父亲的这首词后,很是惭愧,也很受启发,从此再也没有表现出“娇气”和“骄气”来。

谢觉哉还有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寒假回到家后,便开始埋怨家里的房子太破旧了,住着不舒服,闹着要搬家。这件事立刻引起了谢觉哉的注意,他想,干部家庭的子女怎么能这么娇气、这么有优越感呢?如果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肯定不会向父母提出这样的要求来。

为了教育儿子,谢觉哉又特地写了一首题为《示儿》的诗,交给孩子们。其中写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吃饭,不懂耕耘;他的外号,叫寄生虫。到校读书,回家锄地;锻炼脑子,锻炼体力;这样的人,才能成器。”

孩子们读完父亲的诗后,既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不当之处,此后都变得懂事多了。

<<<家教家风感悟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父母对其可谓百般呵护、万般疼爱,结果也令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气:吃东西挑挑拣拣,学习一会儿就喊累,一让做家务就嫌脏,对于批评更是接受不了,动不动就闹着要离家出走……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这些问题,那就要及时“止损”了!因为你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已经让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甚至因此而使孩子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变得依赖心强、缺乏独立性,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只会等着别人解决;适应能力越来越差,甚至性格也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孤僻,对成长极为不利。

想必谢觉哉老先生是很懂得这种娇气对孩子成长的“副作用”的,因此在刚刚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苗头时,便及时采取恰当的方法纠正孩子,让孩子远离了娇气。

为此,我们不妨也借鉴一下谢老的教子方法,当发现孩子有娇气、依赖的苗头时,及时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帮孩子纠正。

1.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劳动

有些孩子的娇气,是由于父母过分溺爱造成的。在家里,父母从不让孩子做家务,更别说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了。结果,孩子每天过的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哪里还能学会独立、自强?

为了避免孩子过于娇气、依赖,父母不妨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劳动,就像谢老所写的那样“到校读书,回家锄地”。现在虽然不用“回家锄地”了,但却可以让孩子做家务,并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努力做好。如家庭大扫除时,鼓励孩子和父母一起劳动;做饭时,可让孩子帮忙摘菜、洗菜;周末也可以让孩子擦地板、清理卫生间等。

在孩子劳动时,父母切忌不停地“挑刺”,而应多肯定、多鼓励、多指导,让孩子有信心和热情完成自己的任务,获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2.父母应从孩子很小时就学会放手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就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到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这也在提醒父母们,平时不要对孩子的事情过分大包大揽,而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锻炼和实践机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父母就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一开始做不好很正常,熟能生巧,只要坚持,孩子就能自己做好很多事,也就不再依赖他人了。由此,孩子的身体、智力及各种能力也可以得到足够的发展。

3.通过一些故事或文艺作品引导孩子远离娇气

为了让孩子远离娇气,谢老用写诗的方式告诫孩子,我们不妨也借鉴类似的教育方法。当然,写不出类似的诗词也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或文艺作品中类似的内容来引导孩子,让孩子看到其他人身上不娇气、不依赖的好习惯、好品质,进而鼓励孩子按照书中的人物来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独立、自强的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