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牛奶事件”显领袖才能
——“牛奶事件”显领袖才能
撒切尔夫人(1925—2013),原名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和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并且连任三届。她以卓越的领导才能获得了巨大国际声誉。
撒切尔夫人于1970年被任命为英国教育部的部长。不久,保守党制订了一项减少所得税的政策。为避免出现财政赤字,保守党要求各个部门都各自想办法,减少本部门财政支出。
作为教育部长的撒切尔夫人,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决定取消政府向小学生提供的一天三次的免费牛奶。她觉得牛奶没多少钱,家长也能承担得起。而政府取消这个政策,却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而且也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可她没有想到,由此引起的一场轩然大波,竟差一点断送了她政治前程。
这个政策一出台,就引起了许多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他们把矛头都对准了撒切尔夫人。更严重的是,保守党竞争对手的工党,时刻紧盯着保守党的行动。
这一次,工党抓住机会,在报纸上大肆攻击撒切尔夫人,称她为“英国最不受欢迎的女人”,还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夺去牛奶的撒切尔夫人”。报纸上言论进一步煽动了群众的不满情绪。
撒切尔夫人是个有主见的人,面对来自各方压力,她依然按照既定方针走下去。有一次,她到一所大学演讲,遭到了学生们的抗议示威。学生们喊道:“学校的牛奶呢?”“保守党人滚出去!”学生们愤激的声音压过了她的演讲声。会场里哄乱一堂,有人还向她扔纸镖。
面对这种场面,撒切尔夫人仿佛对那些捣乱的人视而不见,她仍镇定自若地演讲着。撒切尔夫人正演讲着,突然她眼前黑影一晃,一个拳头大的东西向她飞来,快得根本来不及躲避,她感到胸口一阵剧痛。接着“咚”的一声,一块石头掉在地上。
撒切尔夫人身子不由得微微一晃,但她又急忙站稳了。她在停顿一两秒钟后,强忍着剧痛和愤怒,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演讲下去,直到结束。
回到家里后,撒切尔脱下衣服,胸前是一块又青又紫的伤痕。这个时期,要求撒切尔夫人辞职呼声虽然越来越高,却没能左右当时的首相希思。因为撒切尔夫人勤恳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希思要求她继续留任教育部长职位。
后来,撒切尔夫人通过自己不懈努力,终于向世人证明了她在政治方面的卓越才能,并于1975年当选为保守党领袖。
“一块飞来的石头”并没有使撒切尔夫人退缩,她以惊人的忍耐力,极冷静的理智,在大众面前保持了良好形象,使她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最后当选了英国首相。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