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有着一颗善良纯朴的心,在面对各种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时,经常是据理力争,甚至为了就事论事而得罪领导也在所不惜。这种正派的为人处世的风格值得提倡,但是,这些人也有很大的不足,那就是他们总是不能顺顺利利地解决问题,甚至有的时候会好心办坏事,不但没能把该解决的问题顺利解决,最后还把别人得罪了。原因就是他们做事沉不住气,行动之前毫无思路可言,仅仅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鲁莽行事,我们称为有勇无谋。
楚霸王项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虽然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是后来司马迁却称赞他说:“当年秦国政治腐败,百姓纷纷起来反抗,项羽在陈涉这个地方领军对抗……前后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把秦国灭掉,然后将得来的天下分封给各王侯贵族,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虽然最后他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是他的功绩伟业,是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做到。”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在洛阳宫摆设筵席宴请群臣的时候说:“我之所以能成功,顺利取得天下,是因为能够知道每个人的特长,并且也懂得如何让他发挥长处。”然后他问韩信对自己的看法。韩信回答说:“大王您很清楚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其实您心里明白,说到机智与才华,其实是不如项王。我曾经当过一段时间他的部下,对于他的性情、作风、才能,了解得比较清楚。项王虽然勇猛善战,一人可以压倒几千人,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用人,因此一些优秀杰出的贤臣良将在他手下都没能好好发挥各自的专长。所以项王虽然很勇猛,却只是匹夫之勇,做事不懂得深谋远虑、三思而行。而大王任用贤人勇将,把天下分封给有功劳的将士,使人人心悦诚服。所以天下终将成为大人您的。”
韩信的话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直接点出了冷静沉得住气的大智大勇与猛冲猛打、草率鲁莽行事的匹夫之勇的根本区别。这恐怕也是楚霸王没能坐稳江山的根本原因吧。
苏轼在《留侯论》中写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几句词的意思是说:普通的勇士遇到了难以忍受的事情时,就会拔出剑来,上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拼个你死我活再说,这样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勇敢。古代称得上豪杰的人,一定具有超越常人的气度和节操。但凡称得上是侠士的人,不仅有大勇,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还有大智。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作张良的人,他在青年时,面对秦王暴政,心里十分不满,有诗句描述为:“不忍忿之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而后来经老人“倨傲鲜腆而深折之”,使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没有为小怒气所挑衅而坏了大局势,最后终于练就了一颗大智慧的心,完成了击败项羽的大业,从“匹夫之勇”成长为“大智大勇”。
苏轼后来研究分析了张良辅佐刘邦的作为,归纳总结出两种勇敢:一种是猛冲猛打、鲁莽行事的匹夫之勇;另一种则是遇事不慌张,沉得住气,理清思路的大智大勇。这种大智大勇者,按他在《留侯论》中的说法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意思就是说,具有大智大勇这种气节风度的人,其特点是能沉得住气,遇事不慌,虽于生死荣辱之间,仍能慷慨从容,举重若轻,镇静自若。
大智大勇与草率鲁莽的区别就是面对事情时能否真正沉得住气,有一条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大智大勇是沉着的,草率鲁莽是沉不住气的。在很大程度上,草率鲁莽会导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清晰的思路。找到勇敢而不鲁莽的平衡点是很难把握的,既要大胆地去闯荡,又要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好的准备,凡事既要有敢打敢拼的精神,又要沉着冷静,不能仅凭意气用事,也就是说,要冒险,不要冒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