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去主动求知、探索,以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形成对事物系统、全面、完整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他还会产生愉快的精神体验,进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年轻人们所敬仰的摩西奶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她告诉年轻人,人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并没有谁明确规定。如果我们想做,就从现在开始。
事实上,摩西奶奶之所以在绘画上有如此造诣,也是因为兴趣所在,兴趣让她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最终自学成才。
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却把命运交付给别人,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他们忽视了自己的内在潜力,看不到兴趣的强大作用,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于是,他们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甚至在充满各种诱惑的社会大潮中迷失了自己。事实上,如果你能准确地定位自己,认清自己,看到自己的兴趣,那么,你就能充分挖掘到自己的内在动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你就会做回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对姚明这个名字耳熟能详,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他在篮球事业上的辉煌,也来自于他成长过程中的兴趣。然而,他的兴趣并不是一开始就锁定在篮球上。他曾经说过:“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跟着兴趣走。”
在姚明小的时候,他和很多同龄的男孩一样,喜欢枪,喜欢玩游戏,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后来,他开始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地理方面的书籍,他的父亲说,有一段时间姚明还对考古发生了兴趣,再往后,喜欢做航模,他第一次在体工队拿了工资,就去买了航模回来自己做。再后来,他就喜欢打游戏机了。
姚明的家庭是民主自由的,尤其在他的学习上,他的父母从来不逼迫他,而是以启发施展为主,重视培养他的兴趣。而这种方式让姚明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长大之后,每当有人问起他的童年,他都会说:“我是玩过来的,没人逼迫我学习。”
姚明、姚明的父母和他当年的老师、教练以及小伙伴都说,其实刚开始他并不喜欢篮球,对当年的他来说,篮球只不过是一种游戏。
而直到他9岁的时候,姚明才开始对篮球有点兴趣。到12岁时,他已经非常喜欢打篮球这项运动了。父母把他送到上海体育学院,他在那每天都要打几个小时的篮球。姚明由于离家的路途比较远,选择了住校。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打篮球,他对篮球越发专注了。
姚明最喜欢的球员有三个,他们是阿瑞维达司·萨博尼斯、哈基姆·奥拉朱旺和查尔斯·巴克利,姚明还坦言他曾用“萨博尼斯”作为网名。
萨博尼斯是姚明刚开始打球时的偶像。姚明喜欢萨博尼斯打球的方式——娴熟地运球,用不可思议的方式把球传给空位的队友,精准的中远距离投篮。每当他在场上时,他都会效仿他的偶像打球的方式。
后来,姚明很关注当时的休斯敦火箭队。这支球队以另一个敏捷的大个子哈基姆·奥拉朱旺为首,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年赢得NBA的总冠军。姚明迷上了这支球队,也非常崇拜奥拉朱旺。这些都使姚明对篮球更感兴趣,也使他打球的动力更足。
姚明因对篮球的兴趣而成为伟大的球星。从姚明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兴趣能对一个人的成长、个性发展乃至人生路途产生很大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让兴趣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兴趣的产生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此,我们若想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就必须做到:
首先,你可以从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开始。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未知的事物,很多人对这些未知事物都采取一笑置之或者漠然的态度,而实际上,这正是培养我们兴趣的关键部分,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探求的欲望,也就谈不上兴趣,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美丽的彩虹,那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真的是天女所为?要解除这些问号,就需要你进一步查看相关书籍,了解这些知识,兴趣的开端也就这么产生了。
其次,你需要保持持续的热情。
有些人的确有好奇心,但总是三分钟热度,比如,他们喜欢弹琴,但持续不了一个月。这样,即使你再有天分,你的弹琴技巧也不会进步。可见,要培养一份兴趣,就要保持持续的热情,每天进步一点,你就会把这一兴趣变成生活习惯,长此以往,你自然会有所提高。
当然,无论做什么事,最怕的就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生活中,一些年轻人兴趣爱好广泛,但却做不到精益求精,这又怎么能真正让兴趣发挥作用呢?可见,兴趣不只是对事物表面的关心,更需要我们不断培养,不断参与,并贵在坚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