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任,方可人尽其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知人善任,方可人尽其才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一个领导,不论是至尊皇帝,还是只是一个拥有几个员工的小管理者,都既要有自知之明,更要能知人善任。知人善任,方可人尽其才。

对此,南怀瑾先生在谈领导艺术的时候说:“一个领导人,对他的部下,一定要了解,每人有长处也有短处……中国讲领导学,真正的领导者便是善于用人,而不一定自己懂得多。”

的确如此,自古以来,大凡明智的君主,在用人上,都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有一天,周文王带着贴身侍卫外出打猎,在渭水的支流磻边上遇见了一位须发斑白老人正在钓鱼。老人七八十岁的样子。他一边钓着鱼,一边却不断地念叨:“快上钩呀快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

文王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感到很困惑,定睛一看,才发现老人并非真的在钓鱼。因为他的钓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直直地悬在那,也不见有鱼饵。出于好奇,文王便走过去和老人说话。

在谈话中,文王发现这个老人家是个学识很渊博,并且具有卓识远见的人。老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在政治、军事上也很有见解。特别是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老人不仅了如指掌,而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分析得非常透彻;而对于军事,老人也具有非常独特而又新颖的见解。文王听着感到非常震撼,也非常高兴。

当时商朝的统治不得人心,老人还指出,商朝的天下不会很长久了,若想解老百姓于倒悬之苦,就须得有贤明的君主挺身而出,推翻商朝的统治。

老人的这番话,正好道出了文王多年的心事,大合文王的心意。多年来,文王一直在寻求像老人这样的贤能之士协助自己推翻商朝的统治。此时,这位老人让文王眼睛为之一亮。

文王激动而又恳诚地对老人说:“老人家,我们寻找您这样的贤才很久了。请您到我们那里去,帮助我们治理国家,我们一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吧!”

老人应允。跟随文王去了他们的都城,先被立为国师,后来又被立为国相,总管全国政治和军事。老人果然不负文王所望,对内兴国安邦,对外则不断地削弱商朝的势力、壮文王的势力。

在老人的辅佐下,文王控制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势力。后来,文王去世。尽管没有实现灭商的愿望,但是这为后来周武王灭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老人就是人尽皆知的姜太公。

文王不因姜太公老而弃用,而是识其才、辨其力,最后重用他,辅佐自己的统治,并且因之而扩大自己的实力,为武王的统治作好铺垫。这都得益于他的知人善任。由此可见,一个贤明的领导,在用人上,势必也应是个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人。这才不枉费贤能才子的才华,而“抑郁不得志”的状况也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南先生对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作过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他发现,古代每一个朝代稳定之后,人才选拔上都会出现门第之见。换句话说,就是无法做到“拔识于稠人”,更无法做到知人善任。所以才会造成当时的行政机关人员繁冗却又缺乏真正的贤才俊士的后果。而这,也正是领导者不能知人善任的反例。

所以南先生认为,用人不可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而要知人善任、唯才所宜。确实如此,知人善任,方可人尽其才。不然,就可能屈才,也可能会把贤才用错地方。比如,在该用这类人的地方,任用了那类人;在该用那类人的地方,却用了这类人。更有甚者,可能将没有任何用武之地的人用在了重要的位置,不仅可能会损坏集体的利益,更可能会埋没真正的人才。

那么,一个领导要如何才能做到知人善任,进而实现人尽其才呢?对此,南先生给了我们很宝贵的建议。

南先生认为,鉴识一个人,不仅要认识他的气度,同时还要看他这种气度在反面有什么缺陷,那么“事上”也好,“用下”也好,才能达到知人善任的目的。比如说,一个人对谁都能做到包容,人前总是能够退一步,忍让别人。这样的人,气度很大。但是,这样的人,假如要他去为公司收账,管理公司的财务,那他大度的缺陷便显而易见了。他若一味地忍让,面对强势或者是狡猾的客户的时候,账便很难收回,甚至无法收回。因为别人了解他的脾性,知道他好应付。所以说,看一个人的气度在反面上的缺陷是知人善任必不可少的。

南先生还指出,识人如辨物,似是而非的赝品,最容易把人难倒。比如玉和石,是很容易分辨得出来的,但是若遇到一块很像玉的石头,那么即使是珠宝店的专家,也感到头痛了。物固如此,对人的认识就更难了。因为人是活着的,是动的,会自我巧饰,所以一个贤能的君主,也怕遇到那种只会耍嘴皮子、能说会道的辩士,弄得不好就误认他是有真才实学的通人,予以重用而终于误国。因此,若要知人善任,不仅要看一个人的外表,更要辨别其内才的真伪和大小。

用人有技巧。若要成为一个慧眼识珠,并能够人尽其才的领导,那就从识人开始,进而知人善任,让每个人都在适合他的岗位,发挥他的才智,并将他的才智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