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新风 【本书体例】
吴曾
吴曾(生卒年不详),字虎臣,崇仁(今属江西)人。宋高宗时任工部郎中,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致仕卒。政治上曾献媚于秦桧。有《能改斋漫录》,今本十八卷,以考订唐宋诗文典故和作品本事为主,兼载当时史事,解析名物制度。
真宗朝,签书枢密院马公知节,武人,方直任诚。真宗东封,下至从臣,皆斋戒。至岳下,抚问执政曰:“卿等在路素食不易。”时宰相臣僚有私食驴肉者,马乃对曰:“亦有打驴子吃底。”及还都,设酺(pú仆)宴。开封府命吏屏出贫子,隔于城外。上御楼,见人物之盛,喜顾宰臣曰:“今都城士女繁富,皆卿等辅佐之力。”马乃对曰:“贫底总赶在城外。”左右皆失色,真宗以为诚而亲之。
(选自《能改斋漫录》)
宋真宗在位时,主管枢密院事务的是马知节,他原为武将,品德正直坦率。真宗东行去泰山封禅,祭祀天地。从皇上直到下面随从的大臣,都沐浴更衣,不食酒肉。到了泰山脚下,皇帝慰问执政大臣道:“你们一路上只吃素食,实在不容易。”当时宰相及僚属中有人路上私下里偷吃驴肉,马知节就对皇上说:“也有杀驴子吃肉的。”等返回京都,皇帝特许大设酒宴。开封府衙命令衙役把贫民赶出去,阻挡在城门以外。皇上登上宫苑中的高楼,看见京城中百姓衣着华丽,物品丰盛,欣喜地回身对大臣们说:“现在京城中民众富庶,都是你们辅佐得力的结果。”马知节就上前奏道:“贫穷的都赶到城外去了。”旁边的众大臣都神色大变,真宗认为马知节坦诚敢言而更赏识他。
马知节,字子元,真宗时先后任枢密副使及枢密使,遇事敢言。《马知节直诚》不足二百字,言简意赅,对这一历史人物直言敢谏的品格给予了较为深刻的揭示,堪称志人小说之精品。
作者吴曾选择了马知节的两次御前对奏来展示人物的“方直任诚”,很符合我们今天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理论。作为一名朝中重臣,最能检验其品格的恐怕也莫过于此了。
皇帝东封,本是极其庄重严肃的事情,所以“下至从臣,皆斋戒”。谁知“宰相臣僚”中竟有耐不住素食之清苦,偷吃驴肉解馋的。真宗不知内情,还以“卿等在路素食不易”相抚慰,这句话本身已足令偷食驴肉者心虚了,偏偏马知节又来了句“亦有打驴子吃底”,揭穿了他们的隐私。不难想像,此言一出,令众大臣何等尴尬难堪!
偷食驴肉毕竟只是生活小节,虽然听起来有伤大雅,但也无碍大局。所以真宗也似乎并不认真追究。还都后,又“设酺宴”以示犒劳。为了取悦皇上,“开封府命吏屏出贫子,隔于城外”,故而真宗看见的是“士女繁富”的景象,欣喜之余,不免说一两句“皆卿等辅佐之力”的赞赏语,这也正是下属官吏“屏出贫子”的目的所在。然而这一次又是马知节戳穿了他们弄虚作假以粉饰太平的鬼把戏,以一句“贫底总赶在城外”使真相大白。此话份量之重,不仅令“左右皆失色”,也暗含了对真宗的提醒与批评,无形之中使皇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难以收回说出的话语,也无言以对马知节的真言。好在真宗还算清醒,能“以为诚而亲之”,但马知节的直言也着实令人为之捏把汗了。
综观这篇小说,从头到尾几乎见不到马知节有什么动作,对他的直接描写,仅只有两句总共14个字的话语:“亦有打驴子吃底”、“贫底总赶在城外”。这两句话看似朴实无华,却有“画龙点睛”之妙,从而使一个正直敢言的官吏形象跃然纸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