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城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是南部两河流域,即苏美尔。大约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半期起,开始了国家的形成过程,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历史学上称为城市国家,简称城邦。据考古材料所见,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苏美尔进入考古学上称之为乌鲁克文化期,这是苏美尔原始公社制解体和奴隶制城邦发生的时期。考古材料表明,这时期已有铜器,用陶轮制造陶器,出现规模巨大的神庙建筑物。社会已发生剧烈的分化,贫富悬殊,并出现了奴隶,文字已经产生。大约到公元前三千年代初,在南部两河流域出现了数以十计的奴隶制国家,其中著名的有埃利都、拉格什、乌尔、乌鲁克、拉尔萨、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帕尔等。这些奴隶制国家由以城市为主要基础结合若干农村公社所组成。苏美尔城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苏美尔初史时期(公元前3500-2700年);古苏美尔时期(公元前2700-2371年);萨尔贡·新苏美尔时期(公元前2371-2000年)。城邦是在氏族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城城形成之初,原始公社末期军事民主制的残迹还存在。城邦的首脑称为“恩西”或“帕达西”,大概由军事首长发展而来,平时为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祭司,战时则是军事统帅,但其权能还受到长老会议和民众会议的限制。长老会议是由氏族长老会议发展而来,民众大会是由氏族人民大会发展而来。就苏美尔各邦而言,特别是在它的初期,氏族贵族占统治地位,所以一般表现为氏族贵族的统治,因而长老会议握有较大的权力。民众大会虽然还起一定的政治作用,但是,随着恩西权力不断的增大,其作用日益被削弱,后来变成一种地方性的自治机构。在苏美尔城邦中,神庙大经济占主要地位。神庙占有大量的土地,以拉格什为例,神庙占的土地可达天然的灌溉面积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神庙土地可分为神庙公用地、神庙份地和神庙出租地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土地都是不能买卖的。但是到了后来,掌权的统治者逐渐把神庙土地变成他们的产,构成后来王室土地的主要来源。除神庙所有土地外,其余均为农村公社的土地,由公社分配给各个家族占用,保存份地的公社成员就是城邦的公民。他们对国家负有义务,必须向国家纳税,服徭役。农村公社的土地是可以买卖的。土地买卖,一方面是社会贫富分化,阶级对立日益严重的必然结果,同时,它又给奴隶主贵族侵夺公社成员的份地、兼并土地提供了条件,从而迫使大量公社成员失去份地,失去城邦公民的身份,沦为依附者,造成社会的严重两极分化,造成贵族与平民的尖锐的阶级对立。苏美尔各城邦为了夺取奴隶、土地、霸权、灌溉设施等发生了长期的战争。基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曾在各邦中起过霸主的作用,它曾以仲裁者的身份调停过拉格什与乌玛之间的战争。后来,拉格什逐渐强大,在与乌玛和其他城邦的斗争中屡获胜利,取得霸主地位。城邦间频繁的战争加剧了城邦内部的阶级斗争,全权者与无权者、贵族与平民、王室与神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拉格什,卢伽尔安达统治时期(公元前2384-2378年),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尤为激烈。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在平民和下层祭司的支持下,推翻了卢伽尔安达,取得拉格什的统治权。在他统治期间(公元前2378-2371年),实行了一系列旨在打击贵族寡头势力,保护平民某些利益的改革。乌鲁卡基那改革引起本国显贵和其他城邦奴隶主贵族的不满和敌视,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与乌鲁克结成联盟,反对拉格什,推翻了乌鲁卡基那的统治,继而又战胜其他一些城邦,俨然有统一苏美尔之势。其时北方阿卡德兴起,经过长期的战争,征服苏美尔各城邦,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至此,苏美尔城邦的历史基本上结束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