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明代传奇剧本。汤显祖的代表作。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见何大抡《燕居笔记》卷九),写的是南宋时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她受诗经里爱情诗的启发,游园后在梦中和柳梦梅幽会。从此相思成疾,终于病死。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经南安,在园内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一见钟情,终日把玩,终于在梦中与画中人的幽魂相会。后柳梦梅掘墓开棺,使杜丽娘再生,二人遂结为夫妇,同往临安。柳梦梅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去淮安探父,被杜宝囚禁。这时杜宝因平贼有功升任同平章军国大事。柳梦梅也得中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婚事,上奏皇帝才得完满解决。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暴露了封建家庭关系的冷酷和虚伪,同时也表现了封建礼教叛逆者冲决礼教罗网的决心,歌颂了他们为追求理想爱情和要求个性解放所做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作者有意识地用“情”和“理”的冲突来贯穿全剧。“情”就是人的本性,人的真实感情在《牡丹亭》里则表现为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求。“理”就是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封建道德观念。理学家们主张要以“理”格“情”,所谓“存天理,灭人欲”。而汤显祖则主张以“情”格“理”。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正表现了这种“情”战胜“理”的思想。它与明中叶进步思想家反程朱理学以摆脱礼教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脉相通的。剧中塑造了杜丽娘的光辉形象,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作者不仅表现了她为寻求美满爱情所做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同时也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安排给她,即安排给妇女们的生活道路的反抗。也就是说,作者通过她不仅表现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愤懑,同时也显示了当时尚在形成中的个性解放的思想力量。和同时代的戏剧作品比较起来,《牡丹亭》更富于时代特色,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牡丹亭》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整个作品的构思独特,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写得文采斑斓,又善于运用情景交融的曲文来抒写人物内容的心理变化。正因如此,《牡丹亭》问世以后,才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见沈德符《顾曲杂言》),特别是引起了广大妇女的强烈共鸣。不仅同时代的一些作家向它学习,明末的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人甚至被后人称为“玉茗堂派”作家。清初,洪昇的《长生殿》更被称为是一部“热闹牡丹亭”。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有一回就叫“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可见《牡丹亭》对曹雪芹的影响之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