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桑塔耶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桑塔耶那

乔治·桑塔耶那

(George Santayana,1863—1952)现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艺术批评家。出生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青年时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曾赴德深造。归国后在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12年辞去教职,离美旅居国外,1952年死于罗马。桑塔耶那一生著述甚丰,主要的有: 《美感》、 《试释与宗教》、 《理性生活》、 《怀疑论与动物信仰》、 《存在领域》等。

桑塔耶那的思想体系比较庞杂,既有露骨的唯心主义,又有他自称的“自然主义”和“唯物主义”;既有循规蹈矩的古典主义,又有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他十分注意认识论的研究,为了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寻找第三条路线,他提出了一个“心理状态(或心灵)、感觉材料、物理世界”三元分立的体系,并提出了一个“本质”的概念作为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 “本质”和“存在”有严格的区分,“存在”是流动的、无理性的、无目的的物质世界,而“本质”则是不变的、不流动的世界, “存在”和“本质”不同一。同时“本质”和“心灵”也不同一,“本质”是纯粹的、自在的,而“心灵”则混杂了许多人为的“解释”的东西。因此, “本质”就成了一个“逻辑特性”,超然于“存在”与“心理状态”。

桑塔耶那的美感理论就是建立在他的“本质论”的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他不承认客观事物本身有美,也不研究美,只研究形成美感的条件和美的感觉。他的第一部美学著作,即1876年写的《美感》主要着重于对美的经验及其条件做出心理学上的研究,实际上是一部审美活动的心理学。他认为,我们的经验中不但有判断,而且还有感觉,感觉包括快乐、痛苦以及其它所有等级的感觉。批判和感觉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价值判断”,这是一种在直观事物时伴有主体激情享受或排斥的感动的和感情的经验。价值判断又区分为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道德判断是间接经验,审美判断是直接经验。审美判断是由直接“本质”加上“兴趣”联合成的。审美判断是一种内在的快乐感觉,它又区分为低级的一般快乐与高级的审美快乐。他因此给美,实即美感下了一个定义:美就是一种客观化了的快感。

桑塔耶那认为,我们意识中的许多因素都可以对美感有所贡献,只要这些因素被“客观化”就行,这些因素包括生命的、社会的、感觉的,尤其是性本能,它主宰其它感官活动,是生命冲动的“和声”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桑塔耶那的艺术论是他的美感理论的具体化。他把人这一主体有目的运用对象材料的结果都称为艺术,并把艺术区分为仅由物质形成的“隶属艺术”和以具有价值的“本质”材料灌注形成的“自由艺术”。他认为, “自由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它有三个要素:一是材料要素,二是形式要素,三是表现要素。前两个要素是直接的、感觉的,而表现要素是间接的、非感觉的、解释性的,属于心灵。但表现要素的内容必须用形式做符号,感性地加以象征才能显现出来。这就形成了桑塔耶那走向象征主义的艺术创作理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