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面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巨著。南朝梁人刘勰(约466-约520)著,大约成书于南齐末年。《文心雕龙》的写作目的有二,一是针对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文风,一是纠正和补充魏晋以来一些文学批评著作的缺点和不足。现存最早版本,为敦煌唐人草书残卷本。清以来校勘笺释《文心雕龙》较重要者有:清黄叔琳注、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近人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等。

《文心雕龙》共五十篇,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大体可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部分。《原道》至《辨骚》五篇一般称为总论,是全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原道”和“宗经”两个最基本的主张,表现了作者的儒家观点。《明诗》至《书记》二十篇为文体论。用“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四项为纲领,论述了每种文体的起源、演变、特征以及写作要求等。其中《明诗》至《哀吊》八篇讲“文”;《杂文》、《谐隐》两篇兼属“文”和“笔”两种性质;《史传》至《书记》十篇讲“笔”。《神思》至《总术》十九篇属于创作论。分别论述了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类等许多问题。《时序》至《程器》五篇为批评论。探讨了批评方法,评论了作家。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序言,说明了写作动机和全书的结构组织。

《文心雕龙》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巨大的贡献。首先,初步建立了用历史眼光来分析、评论文学的观念。《时序》篇强调要从社会政治历史的发展变化中来探索文学发展变化的根源。《通变》篇系统论列了文学自身内部先后继承变革的关系。作者很重视每种文体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如《明诗》、《诠赋》篇等;也具有文学语言修辞的历史发展观念,如《丽辞》、《事类》、《比兴》等篇。这种“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史的观念,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其次,分析论述了文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质先于文,质文并重。在《情采》篇中,他认为“文附质”,“质待文”,强调内容决定形式,文学作品应该是充实的内容和华美的形式的有机结合。主张创作应该“为情造文”,反对“为文造情”。在《风骨》篇中,阐述了风和骨的关系,强调文章应该有风有骨。在《定势》篇中指出要按照不同的内容来确定不同的体制和风格。再次,从创作的各个环节总结了创作的经验。《神思》篇讨论了创作构思问题,对艺术想象的论述较《文赋》更为深入,系统全面。他认为想象来自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感受,作者的想象活动总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指出“志气”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文学创作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平时的才能修养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熔裁》篇对熔意提出了“三准”论,指出了创作过程的步骤。《附会》篇论述了如何才能使作品的各个部分组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体性》篇论述了关于文章风格的问题,将文章风格概括为八种,认为这不同的风格是被作者的才、气、学、习四者决定的。《比兴》、《夸饰》、《声律》、《丽辞》、《事类》等篇,还探讨了关于形式修辞技巧方面的一些问题。刘勰总结的诸多创作经验,至今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最后,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在《知音》篇里,他反对错误的批评态度,认为正确的批评态度应该是“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并指出批评家应该有广博的学识修养。他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沿波讨源”的具体批评方法,指出任何文章都是可以理解的。从《文心雕龙》本身包含的大量文学批评实践中,可以看出,刘勰在具体评论作家作品时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由于时代的局限,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束缚,《文心雕龙》也存在缺点。比如,原道、宗经的指导思想有很大的弱点。文体论部分过于琐碎,对某些作家作品的评论不够正确,等等。但总的来看,《文心雕龙》相当全面地探讨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艺术方法,并建立了体大虑周的理论体系,其成就和贡献是主要的。《文心雕龙》的理论对唐以后的作家批评家有相当大的影响。早在公元九世纪初,它的部分内容就流传到海外。《文心雕龙》在我国和世界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