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神圣家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神圣家族》

全名为《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合作的一部论战性著作。发表于1845年2月。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对鲍威尔集团所作的讽刺性称呼。 “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指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所进行的热衷于“批判的批判”的“批判哲学”所进行的批判。

以布鲁诺·鲍威尔、阿尔诺德·卢格、莫泽斯·赫斯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是从黑格尔信徒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政治一哲学派别。这个派别信奉和推崇的是视人的“自我意识”为上帝的思辨哲学。贬斥和蔑视群众的革命实践活动,热衷、执迷于纯理性的批判,蓄意把德国的严峻的社会政治问题转移到精神领域,诉诸于哲学批判和道德说教,为了克服无产阶级革命营垒内部的潜在的主要危险, “帮助广大读者识破思辨哲学的幻想”,马克思恩格斯想对流毒甚广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算。为此,他们捕捉着战机。时值巴黎乃至整个欧洲掀起评论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热。欧仁·苏的哲学、政治、道德观点和青年黑格尔派如出一辙。他的《巴黎的秘密》形象地宣扬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基督教伦理道德学说,因此得到鲍威尔一伙的垂青。这个派别的文学评论家施里加在鲍威尔的《文学总汇报》上著文。大肆吹捧《巴黎的秘密》是“批判哲学”的“史诗”。把欧仁·苏吹捧为“批判的批判家”。鲍威尔、施里加一伙狂热鼓吹《巴黎的秘密》的用心,旨在使这部小说变成他们手中推行和兜售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基督教伦理道德学说的艺术广告,变成鼓吹他们崇奉的哲学、政治、道德观点的号筒。马克思恩格斯假手于评《巴黎的秘密》,正在于批判和清算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基督教伦理道德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还指出了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对文艺创作的浸染和影响,揭示了现实主义文艺美学一系列基本原则和重要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现实和现实的人出发,尊重人物的个性和性格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逻辑,努力反映时代、生活和人物的本质。反对从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抽象概念出发,用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概念、原则和幻想,强行结构情节、改制人物,使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和人物形象成为对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概念、原则和幻想的拙劣的注释、图解和演绎,沦为作者的哲学、政治、宗教、道德观念的简单的机械的派生物、等价物和分泌物。用唯心主义思辨哲学指导创作必然导致人物形象的虚假和变态,变成“对现实的歪曲和脱离现实的毫无意义的抽象”。马克思恩格斯以《巴黎的秘密》中的玛丽花“本来的形象”变成“批判的变态”,具体说明了用思辨哲学的原则和幻想去批判、改制人物对她造成的扭曲和戕害。作品违背玛丽花自身的性格逻辑,为了人为地显示思辨哲学批判,改造的神威和宗教忏悔、道德净化、道德说教的魔法,故意让她按照作者所信奉和推崇的哲学观念和宗教信条去行动。正如书中所指出的:“欧仁·苏书中的人物,必然把他这个作家本人的意图(这种意图决定作家使这些人物这样行动,而不是那样行动)充作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充作他们行动的自觉动机”。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巴黎的秘密》的分析和评论,对作家的世界观和创作的关系作了规律性地阐释和说明。他们指出,当欧仁·苏的世界观中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上升或暂时一定程度上起支配和主导作用时,便会写出人物的“本来的,非批判的形象”,从而“超出了他那狭隘世界观的界限”, “打击了资产阶级的偏见”;当欧仁·苏用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进行艺术构思,用主观意图充作人物思想和行为的动机时,便会导致对生活和人物形象严重扭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