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自强不息》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自强不息

【概说】

自强不息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意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当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此后,渐渐地演变为中华精神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天道酬勤”,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坚持每天有一个新的起点,新的收获,通过不懈努力,就会铸就自强不息的品质,成就自我的价值。反之,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就永远不会获得最后的成功。

【故事锦囊】

曾国藩天资一般,就连他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的成功,靠的是自强不息,脚踏实地。

曾国藩的自强表现在他的勤奋上。学习中,他从没有间断过,即使在公务最繁忙的时候,他仍然每天利用闲暇的时间读书写字。各种奏牍、书信、家书和日记,都是他新手所写或删定的。

自从创办湘军之后,他把这种勤奋自强的精神带入了军队,把它作为选拔将领的依据;那些习性懒散、不求上进的人成了淘汰的对象。

曾国藩有早起的习惯。他制定的“八本”、“三致祥”等家规中,有一条就是“居家不以晚起为本”。同样,在军旅中,他不仅自己早起,也要求他的部下、士兵早起。刚开始许多人不适应,但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这成了湘军的一大特色。

曾国藩在军中每天凌晨起床,洗漱完后,就召集幕僚将领一同吃饭。许多人因为起得晚而受到曾国藩的责备,其中包括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

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对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说:“我的老师太了不起了,从前我跟他在军中办事的时候,他每天一早起来,六点钟吃早饭,我贪睡赶不上,他偏要等我一同吃饭,我只好勉强起来,胡乱洗漱了一下。一时受不了,时间长了,也就不觉得苦了。后来,我才知道早起的益处,这是老师教导的结果。”

其实,早起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一个习惯,却反映出曾国藩的勤奋和自强,这是一种做事情的精神状态,这是最重要的。

【知识库】

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叫孙敬的人,年轻时好学不倦。他读起书来废寝忘食,时间一长,非常疲倦,老打瞌睡。为了对付瞌睡,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拴在房梁上,一头绑在头发上。读书打盹的时候,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了。这样他的睡意就全没了,再继续读书。靠着这种近乎折磨的方法,孙敬后来成为着名的政治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