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门罗
托马斯·门罗(Thom—as Munro,1897—1974) 当代美国著名美学家、新自然主义美学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早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师杜威学习哲学,深受杜威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影响。1918年毕业留校任教。后在杜威举荐下,就职费城巴奈斯博物馆。在巴奈斯帮助下,写作发表了《原始黑人雕塑》一书。其后曾担任过美国雷泽福大学艺术系教授、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教育长。门罗是美国美学协会组织者与创立者之一,1945年参与创办该会会刊《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并担任主编二十年之久。门罗一生著述丰富,其主要著作有: 《艺术教育:艺术哲学与艺术心理学》 (1956)、 《走向科学的美学》 (1956)、《艺术的进化》 (1963)、 《艺术的发展与其它文化史的理论》 (1963)、 《东方美学》 (1965)、 《论艺术的形式与风格》 (1970)。此外他还发表《艺术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等美学论文数百篇。
门罗是最早试图将美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西方美学家之一。他认为传统美学只不过是思辨哲学的一个分支。那些对美的本质及传统美学范畴的抽象探讨,只能使美学处于纯粹知识状态,而于艺术实践毫无益处。因此他提倡创立一种能应用于大众的“科学美学”。这种科学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杜威的自然主义哲学、科学实证与进化论的结合。他断定审美经验来源于日常经验,也是对日常经验的完善,两者本质上一致;美感与艺术是生物性个体对环境适应的产物,具备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过程;美学对这种自然现象的研究,实质上是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延伸,是一门可应用自然科学方法的科学学科。门罗的美学研究力图摆脱任何哲学体系对美的本质观点的影响,而着眼于广泛地对美感经验与艺术实践作出验证、描述。他指出美作为审美判断术语在运用中含义模糊具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其实“美是许多不同的东西”,是因不同时期不同的个人之情感、教育及由此生成的审美需要与艺术品或事物自身结构形态产生对应的产物,而这两部分及对应的条件却始终处于变化状态中,因此不可能也没必要给美下定义,审美标准没有客观性。由此门罗将其科学美学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审美形态学、审美心理学和审美价值学三个方面,并运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众多学科的知识与手段来构造其庞大的美学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则是经验主义。门罗把艺术视之为心理——社会工艺学, “是对美的技巧的一种掌握”。因此“艺术”概念也必然象所有的工艺一样带有进化性质,这是他将艺术放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详尽的追溯、考察和总结所得出的结论。尤为值得重视的是,作为当代美国美学发言人的门罗所概括的美国当代美学十种日益增长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西方美学发展的动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