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流溢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流溢说

古罗马晚期的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普洛丁哲学思想的核心,语出其主要著作《九章集》。

普洛丁接受柏拉图的“理式”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新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关于理式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的思想在普洛丁哲学中以更复杂、更神秘的形式表现出来。普洛丁认为“统一”是一切存在的基础,统一就是“太一”。在他看来,“太一”是一个纯粹的精神实体,是唯一真正的实在,即最高“理式”。也就是说,他把柏拉图的最高“理式”看作神或“太一”,这是宇宙之源。

普洛丁把整个世界分为理想世界和感性物质世界。理想世界是感性物质世界的原型,是唯一真正的实在,而和理想世界相对立的感性物质世界不是真正的实在,只是神的影象的反映,其依赖神而存在。普洛丁提出“流溢”说,用以说明神创造世界以及理想世界和感性物质世界的关系。普洛丁认为,神创造理想世界和感性物质世界的过程是一个“流溢”的过程。按照“流溢”说,“太一”最先流溢出“理式”;

继而流溢出“世界精神”或“世界心灵”;由世界心灵再流溢出个别心灵;最后流溢出感性物质世界。“理式”、“世界精神”、“个别心灵”都是“太一”产生或创造万物的中间环节。 “太一”是无物质的,在流溢过程中每一步都比前一步降低本质或退化。 “太一”犹如发光的太阳,离它越远、光线越弱, “太一”那“至上之光”在照耀个别心灵后渐渐暗淡,终于在物质中熄灭。

“流溢”说表现在美学上,虽然普洛丁承认物质世界有美的存在,但这种美仍然是对“太一”所“流溢”出来的“理式”的分有,并不在物体本身。他说: “一个东西之所以美,乃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上或者为它所‘分有’”。“理式”本身是整一的,所以物体的美就体现在整一性上。按“太一”“流溢”过程的先后,美也分为不同的等级。 “太一”是“美上之美”是美的本原。然后是精神事物之美,诸如道德、灵魂的美等。最低级的美是感性事物的美,这是“精神世界”赋予它们的美。在艺术美问题上,他认为艺术之所以美就在于艺术家赋予艺术品以“理式”,也就是说艺术品得以“理式”的“流溢”才显得美。

以“流溢”说为中心的普洛丁哲学、美学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反理性主义的倾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