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殷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殷璠

,丹阳人(今属江苏)。生平事迹不详。其著述主要有《河岳英灵集》和《丹阳集》,后者今已亡佚。《河岳英灵集》是唐人所编选的唐诗选本中比较重要的一种, 因为它不但选诗,而且评诗,用理论结合选诗的方法,表达他自己的诗歌主张。 《河岳英灵集》卷首有序和《集论》各一篇,介绍选编的宗旨。全书共选录盛唐时代常建、李白王维等二十四位作家二百六十首诗歌。它分别对各位作家加以评论,分析其创作特色,并标举佳篇和摘引佳句以说明,其中颇多精当的见解。

《河岳英灵集》在体例上颇近钟嵘的《诗品》,可能受到后者的启发和影响,但它只分析各家诗歌的风格特色等,而不去探讨流变或品评作家,这些又不同于《诗品》。序言中,殷璠对魏晋至盛唐的诗歌发展作了概述和评价,指出南朝以来的诗歌在内容上极不充实, “妄为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只是在形式上追求华美艳丽, “都无比兴,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南朝诗歌背弃了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以追求声律、辞藻为能事,遭到他尖锐的批判。殷璠认为,到了盛唐这种浮艳诗风才有所改变,形成声律与风骨兼备的风格, “贞观末,标格渐高; 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盛唐诗歌一方面吸收了南朝直至初唐讲求声律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浮艳诗风的流弊,使诗歌的内容与形式较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明朗刚健的风格。殷璠对盛唐诗歌的特色的把握,对诗歌历史演变的考察,是全面和准确的,他论述到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据此他还提出了选诗标准: “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富商则太康不逮”。虽然称道唐诗的声律风骨兼备,但在具体评价诗人时,殷璠更重风骨,这与陈子昂、李白是一致的,但同时他又提倡兴象,又不同于陈、李。以选的形式,附以评语,标举一家之宗旨,殷璠可谓首创。其后钟惺的《古诗归》、《唐诗归》,王夫之的《古诗评选》,王士祯的《唐贤三味集》等都受到他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