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汝亨:玉版居记
黄汝亨
锺陵民俭,境以内,山川城廓半萧瑟,绝少胜地可眺览。独城南山寺名福胜者,去城里许,径窅而僻,都无市喧,惟是苔衣树色相映,寺殿亦净敞可望。前令于此集父老或诸生五六辈,说约讲艺。而寺以后方丈地,有修竹几百竿,古树十数株,为松为枥,为樟为朴,为蜡为柞,为枫及芭蕉,细草间之。四面墙不盈尺,野林山翠,葱倩苍霭,可郁而望。六月坐之可忘暑,清风白月,秋声夜色,摇摇堕竹树下。间以吏事稀少,独与往还,觉山阴道不远,亦自忘其吏之为俗。借境汰情,拟于其中不无小胜,因出余锾,命工筑小屋一座,围棂窗四周。窗以外,长廊尺许,带以朱阑干。薙草砌石,可步可倚。最后隙地亦佳,覆树似屋,据而坐,亦近乎巢树凿坯之民。而总之以竹居胜,即榜竹为径,题之以小淇园,颜其居曰玉版。里父老诸生,未始不可与集,高客韵士与之俱,更益清远,间觅闲孤往,亦复自胜。不佞令此地,无善状,庶几此袈裟地片居为政林下者云尔已矣。
昔苏子瞻邀刘器之参玉版和尚,至则烧笋而食,器之觉笋味胜,欣然有悟,盖取诸此也。寺僧一二,每见多酒态,不知此味。子瞻亦不可多得。嗟乎!情境旷眎雅俗都捐,亦乌知世无子瞻玉版其人也。
列一石刻玉版居约:戒杀、戒演戏,戒多滋味,戒毁墙壁篱落,砍伐摧败诸竹木。愿后来者,共呵护之。有越三章者,不难现宰官身而说法。工竣,为壬寅秋九月。
这篇散文是作者在锺陵(今江西进贤县北)为官时的作品。文章记述了玉版居的建造过程,并通过对玉版居及其周围清幽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喜幽爱静的情怀。
文章开头先总说锺陵境内山川荒凉,城廓萧瑟而绝少胜地,进而特意点出只有去城里许的城南福胜寺稍佳。它径窅而僻,而无市喧,唯苔衣树色相映。为下文写建造玉版居设下了伏笔。接着写福胜寺后的景致。这里虽无奇山异水,但修竹古木,细草芭蕉,倒也颇为清幽。修竹几百竿,古木十数株,四周围墙,高不盈尺,站在墙内,举目远眺,远山翠林,一收眼底。六月炎天,憩息竹林树下,也颇为清爽而忘署。如遇风清月白之夜,竹摇枝动,月影婆娑,则更是别具一番情趣。这在绝少胜地可览的锺陵,也可谓是不可多得的汰㤢怡性的胜地了。那么,在此清幽之地建造一小屋,供人闲居憩息,会友论文,正是适得其所。行文至此,一座小屋隐隐而现了。
然后写玉版居小屋,这是文章所要描写的中心。但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加以精雕细刻,而是抓住最富美感的特点,由近及远,由里到外,以淡笔出之。先是从小屋本身写起,“围棂窗四周”,以显其明亮敞净;“长廊尺许,带以朱栏干”,以写其精巧雅致。次写庭院“薙草砌石,可步可倚”,虽经人工修整,但自然之态不减,显得朴素淡雅,适意方便。然后写屋外隙地上“覆树似屋,据而生,亦近乎巢树凿坯之民”,因势利便,取其自然,身处其中,大有时光回流,返古忘今之感,与精巧别致的小屋相辉映,真是相得益彰,愈显其幽而雅。于是一座清幽宜人,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屋,便跃然纸上了。最后再用“里父老诸生,未始不可与集,高客韵士与之俱,更益清远,间觅闲孤往,亦复自胜”,加以印证和评价,一方面结住了对小屋的具体描写,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文章到此本可以收笔结束了,但作者却把笔锋一转,移步换形,又拓开了一层,借苏子瞻参玉版和尚“烧笋而食”的趣事生发议论,说明好山好水也须有人领略,不然山水空自好,不仅不能被认识、发现,还会遭到踏践破坏。这不仅使文章显得更为曲折,而且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玉版居戒约三章,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玉版居小屋的珍惜和喜爱。
这篇文章虽短,但运笔布局颇有特点。文章记述的是玉版居小屋,然而却从大背景写起。先是锺陵县,然后是福胜寺,最后才落笔到玉版居小屋;景致也由荒凉萧瑟渐至佳境。这宛如电影镜头,先是大远全景,然后步步推近,最后是玉版居的特写镜头。这种布局不仅很好地交代了玉版居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而且也使描写的中心更为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另外,作者还善于通过烘托映衬的笔法来加强所描写对象的美感。玉版居的清雅,因福胜寺的环境幽美而益佳,而玉版居小屋的出现,又使幽美的环境增添了雅趣。这种左右映带,互相陪衬的笔法,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