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常用的术语。马克思也用了这一概念。异化一词是多义的,原为转让、疏通、脱离之义。最初使用异化一词的,是英国的霍布斯和法国的卢梭。到近代西方,异化一词进入哲学、社会学著作,但其含义也不一样。异化作为哲学范畴的概念始于黑格尔。黑格尔哲学的基础是“绝对观念”。他认为“绝对观念”由于固有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向自己的对立物转化,分裂出与自身相对立并制约着自己的外在力量。异化就是用来解释主体和客体、本质和对象之关系的。在黑格尔看来,绝对观念就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实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绝对观念异化的过程。黑格尔的异化思想包含着统一物之分解和社会矛盾发展的辩证法因素,但他把一切都归结为“绝对观念”,这显然是唯心的。
继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过程中,用异化概念说明人的自我分裂,提出了人的本质异化的命题。他说:“人的神不外就是人的被神化了的本质。”(《费尔巴哈选集》下卷)费尔巴哈把神还原为人,在反宗教神学中建立了功绩,指出了黑格尔哲学不过是神学的最后避难所和合理支柱。但是费尔巴哈没有认识到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他仍未摆脱唯心史观的桎梏。
异化概念延用至今,在现代日常生活和文艺评论中也广为引用,大致表示为疏远、孤独、陌生、无能为力、没有目的、没有准则、没有意义等。二十世纪以来出现的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尤为注意异化现象,描写了更多的异化画面。它认为异化是永恒的,一切社会制度都产生异化。如萨特*的异化观。异化在现代派文艺创作中常常表现为人失去自我。自我的丧失就是由于人的本质和个性在现代社会遭到扭曲造成的。由于孤独、苦闷、压迫、恐惧等,人感到自己对自己成了一个异己者。如在罗马尼亚戏剧家尤内斯库*的《犀牛》中,主人公贝兰吉(一个小公务员)连连自问:“我了解我自己吗?”他怀疑自己是否存在。
异化论之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正是社会矛盾重重,因而使人们对生活感到迷惘、荒诞、绝望的表现。
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以前,曾沿用过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异化思想,用来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但马克思当时的劳动异化思想还带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直到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后,马克思才完全摆脱了这一理论,用实践范畴代替了异化概念,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历史观。到了五、六十年代,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又使用了异化概念,但这同他早期对异化概念的理解有了原则区别。这时的异化概念只是描述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对抗关系的特定概念。但异化概念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中的具体内容之一。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一切,对工人阶级来说都变成了异己的力量,变成了资本家支配工人的权力。“资本关系使工人处于和他自己劳动的实现条件完全无关、相外化和相异化的状况”。(《资本论》第3卷第100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