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歌》赏析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力能拔山气吞万里呵,英雄气概举世无匹。天时不利时运不济呵,乌骓不再日行千里。

千里马不跑呵,我可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自顾不暇呵,又如何来把你保全?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战国时下相(今江苏宿迁市西南)人。楚将项燕之孙。

小的时候立志学“万人敌”,身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见到秦始皇东巡车帐时曾霸气地说:“彼可取而代也!”与此同时,平民刘邦曾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是!”

秦灭六国,楚人不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果然,秦始皇死后次年,楚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楚人项羽、刘邦随后起兵。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从江东起兵,率八千子弟兵,所向无敌,一路破田荣,救彭城,救荥阳,夺成皋,入秦都咸阳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巨鹿一战,摧毁秦军主力,名冠诸侯。“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鸿门宴是项羽悲剧的开始。项羽没有听信范增的劝告,放走了刘邦,此后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后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被围,兵尽援绝,又闻四面楚歌,触发思乡之情,于是反复唱这首诗。“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虞姬拔剑自刎,表现了对项羽的知心,表达了生死不渝的爱情。虞姬死了以后,项羽了无牵挂,率兵突围,来到乌江边上。此时只剩二十八骑相随。

乌江亭长告诉项羽:“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羽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把乌骓马赠给渔夫(一说让兵牵渡)。

汉军追了上来,项羽看见原来的部下、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这个人情吧。说完自刎而死。

项羽失败了,但是至死也没有失去英雄气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唱出了最高音,留下了“人”的尊严。这首诗,这段故事,千百年来,一次次打动着后人的心。

沈德潜说:“从古真英雄必非无情者。”(《古诗源》)英雄难过的关,一是美人,一是江山。但,何时将美人与江山放下,也就不是英雄了。“虞兮虞兮奈若何”,包含着西楚霸王对追随自己至死的虞姬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从项羽临终前对乌骓马的态度可以看出,如果怕落入敌手,完全可以将良驹杀死,但他没有。物犹如此,何况虞姬。项羽对虞姬真是有情,但是对敌人真是无情:“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项羽是重瞳子,此外舜帝和南唐李后主也是重瞳子。黥布与彭越原是项羽部将,后来背叛,投奔刘邦。刘邦成立汉朝后疑心旧臣,黥布与彭越又再次造反,结果被做成菹醢,传送九边。林黛玉作《五美吟》,其中一首赞叹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项羽英雄末路,备感凄凉,“虞兮”之叹,见出性情。后来《水浒》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夜奔,走投无路,逼上梁山,也是英雄末路。

历史的诡谲就在这里,如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造化有情,赋予英雄人物天赋,搭建创造历史的舞台;造化又太无情,往往赋予英雄人物以失败的命运。

天是神秘的,人是渺小的。即使是西楚霸王这样不世出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一击。天意高难问,大约英雄末路,没有不归咎于天的。项羽将死的时候,将失败归咎于天意:“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普遍规律。

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农民陈胜列为诸侯,把失败的项羽列在专写皇帝的本纪中,并且是汉代第一篇文字:“深惜羽之不成也。”不以成败论英雄,是其一生立言主意。

唐代诗人、兵家杜牧叹惜项羽不肯过江:“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南宋李清照亲历南渡,亲睹朝廷的无能:“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肯定项羽是失败的英雄,不是惋惜,而是同情认可。

李清照和杜牧从正反两方面欣赏项羽不肯逃生这一点,都是隔代知音。项羽英雄末路之死值矣!

战国末年,燕太子丹聘请侠客荆轲刺秦。这是存燕国复六国的大事,站在燕国的立场上,是爱国的行为。

荆轲想等好友来了一起入秦,没有马上启程。太子丹怀疑荆轲胆怯改变主意,屡次催促。荆轲于是启程,但是知道没有好友的相助,刺秦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士为知己者死,可是太子丹没有真知自己,这是人生最大的恨事。

太子丹及高渐离等穿着白色丧服,送荆轲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自然以失败告终。司马迁向董仲舒请教过故事的经过,董仲舒曾亲听当时在场用药囊投击荆轲的夏无且详细讲述整个事件的经过。

荆轲义无反顾,千古读来,如见其人,如见其肝胆。项羽和荆轲都是失败的英雄。项羽坦率、天真、不用心计;刘邦面对父亲被杀死的威胁还要分一杯羹,逃难时为了减轻负担数次把女儿推下车。

明知不可而为之,是荆轲的悲哀。知其不可而为之,亦是诸葛亮的悲哀。三国时期,有人劝不可伐魏,诸葛亮不听。在荆轲是爱国,在诸葛亮亦是爱国。

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咏叹《何草不黄》,“甚矣,吾衰矣,不复梦见周公”,正是不顾肉体疲累,追求理想境界的努力,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开千古英雄末路之悲的先河。每个伟大的心灵都有一点孔子的因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低,是在肉体与精神的冲突下才得以凸显的。如果按照肉体原则和生物本能的要求,逃亡是合情合理的。元好问的“天南地北双飞客”,大雁触地而死,是本能,而不是自杀。

黑格尔说:“动物不能使自己成为残废,也不能自杀,只有人才能这样做。”人有动物性和人性,即自然律和道德律。只有人才能作出超越生命本能和生命极限约束的选择和决定。

由于动物只是受自然律的支配和控制,所以对动物而言不存在善恶问题,它不可能充当道德责任的主体。人的自由意志存在着两可性,在自然律和道德律之间存在着作出选择的可能性空间。

正是这种可违反性,映现出遵循者的可贵。因为只有人才面临着两可性,即在一生中都不可能逃避究竟是拯救还是沉沦的抉择。这是人所特有的处境。

苏格拉底被关在监狱里,他的学生柏拉图等试图帮助他逃走,他拒绝了,选择了慷慨赴死。项羽不肯过江,明明有船,不肯过去,此岸即是彼岸。杀身成仁。苏格拉底做到了,项羽和荆轲也做到了。

梁启超说:“到秦汉之交,却有两首千古不靡的乐歌,其一,荆轲的《易水歌》,其二,项羽的《垓下歌》。”(《中国美文史稿》)

秦汉之交流行的是楚歌体。荆轲、项羽脱口而出的《易水歌》、《垓下歌》都是楚歌体,是万古长青、永不凋谢的英雄末路之花,其中的深情千年万载打动着后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