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观后感

王小建

晚上,我刚刚翻开《医用英语》,华宁迈着潇洒的步子来了。他是歌舞团的舞蹈演员。我们相知、相好,不知不觉已有半年多了。

原来又是约我去看电影,可他最近选择的影片,不是什么什么“案”,就是怎么怎么“恋”,越来越不合我的口味,我真有点儿懒得去了。

“今天的片子,你肯定有兴趣,观后感一定不坏。那是音乐片,展现了奥地利一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影片编导把他的生平和作品糅在一块了。对他的曲子不感兴趣……那是缺乏文学修养的表现。”

终于拗不过他,我和他一起来到电影院。

开演了。华宁看了不一会儿便满口称赞影片的编、导、演都不同凡响,对出自那位大作曲家本人手笔的音乐,华宁更是推崇备至。他挺内行地说:“这样的音乐才真正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才能叫人陶醉在里面。”啊,他已经完全陶醉了。

“啧啧,老是没完没了的音乐,真没劲。”前排的一位观众不耐烦地咕哝了一句。近旁的一男一女大概也有同感,他俩小声嘀咕了一阵之后,干脆起身退场了。

华宁斜视了这几个未被打动的观众一眼,颇有些愤世嫉俗地说:“哼,这号人根本不配看真正高雅的片子,他们呀,压根儿就没有艺术细胞!”

我起初并不喜欢这部影片,但很快就被大作曲家的才华彻底征服,沉浸在他为我们创造的无比美妙的境界中。身边的华宁也没有再作声,噢,这不奇怪,他不是早就陶醉了么?

影片放映完了,场灯亮了,我缓缓站起身,耳畔仿佛还有余音在缭绕。

我迫切地想向华宁发表点儿观后感,却发现他没有和我一起站起来,我转眼一看,天哪!华宁歪着漂亮的头,紧闭着那双富有魅力的眼睛,靠在皮椅背上睡得正香呢!

训练提示

这是一篇带有讽刺意味的小说。作品着重刻画了“华宁”这一爱慕虚荣、夸夸其谈的人物形象,作品是由“人物语言”来凸显人物形象的。

在这篇微型小说中,华宁这个人物,小说中说他步子潇洒,又是舞蹈演员,他有着漂亮的头和富有魅力的眼睛。这些是对他外形的描写,也为我们把握这个人物提供了一些线索。小说中又引用了他的三段话:①“今天的这个片子,你肯定有兴趣,观后感一定不坏。那是音乐片,展现了奥地利一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影片编导把他的生平和作品糅在一块了。对他的曲子不感兴趣……那是缺乏文化修养的表现。”②“这样的音乐才真正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才能叫人陶醉在里面。”③“哼,这号人根本不配看真正高雅的片子,他们呀,压根儿就没有艺术细胞!”这三段人物语言似乎透出了他懂艺术,并热衷于艺术。

但小说的结尾却说:④“当电影结束时,只见他靠在皮椅上睡得正香呢!”这是作者的点睛之笔。它点出了华宁这个人物貌似高雅、懂艺术,实则却内心浅薄。这样一来,小说用不多的笔墨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外表潇洒、漂亮而内心肤浅、虚荣又冒充高雅这样表里不一的人物形象。所以,在这篇小说中,华宁这个人物的基调应当是华而不实、轻飘、外露的。了解了具体人物,把握了人物基调,就为外化其语言形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了表达、表现的尺度。

演播此篇作品着重表现在人物语言上。

1.表达时,应着重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情与形体感觉,并将其融入人物语言中表现出来,可使演播更加生动传神。

2.作品虽然是讽刺性的,但演播基调也不应太外露,要有度的把握。应注意,叙述语言的讽刺意味不可太强,又不能一点儿没有,它应同人物语言形成层次。

3.注意把握作品基调与风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