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散文·司马迁·叔孙通列传》原文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汉魏六朝散文·司马迁·叔孙通列传》原文鉴赏

叔孙通者,薛人也1。秦时以文学征2,待诏博士3。数岁,陈胜起山东4,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5:“楚戍卒攻蕲入陈6,于公如何?”博士诸生三十人前曰:“人臣无将7,将即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8,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9,何足忧。”二世喜曰:“善。”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10,非所宜言。诸言盗者皆罢之。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叔孙通已出宫,反舍,诸生曰:“先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也,我几不脱于虎口!”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及项梁之薛11,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12,从怀王13。怀王为义帝14,徒长沙15,叔孙通留事项王16。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17,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18,汉王喜。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窃骂曰:“事先生数岁,幸得从降汉,今不能进臣等,专言大猾19,何也?”叔孙通闻之,乃谓曰:“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20。高帝悉去秦苛仪法21,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22。”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23,三王不同礼24。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25。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26,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27,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28。习之月余,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会十月。

汉七年,长乐宫成29,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30,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31,胪传32。于是皇帝辇出房33,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34。自诸侯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35。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36,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灌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37,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38。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汉九年,高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39。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40,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41,立奚齐42,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43,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44,自使灭祀45,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46,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47,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高帝曰:“吾听公言。”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48,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谓叔孙生曰:“先帝园陵寝庙49,群臣莫(能)习。”徒为太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箸也。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50,及间往,数跸烦人51,乃作复道52,方筑武库南53。叔孙生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寝,衣冠月出游高庙54?高庙,汉太祖,奈何令后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孝惠帝大惧,曰:“急坏之。”叔孙生曰:“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坏此,则示有过举,愿陛下为原庙渭北55,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多宗庙,大孝之本也。”上乃诏有司立原庙。原庙起,以复道故。

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56,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57,方今樱桃孰,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乃许之。诸果献由此兴。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橠,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58,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59,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叔孙通希世度务60,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汉家儒宗。“大直若诎61,道固委蛇62”,盖谓是乎?

【注释】 1薛:县名。治所在今山东省滕县南。2征:指秦政府挑选的人才。3待诏:等候皇帝任命。博士:学官名。其职责是备古今史事顾问和保管书籍。4陈胜(?—前208年):秦末农民起义领袖。5二世:指秦朝二世皇帝,即胡亥,公元前210年至公元前207年在位。6楚:指战国时期,楚国地域。戍卒:服兵役徭役的农民。蕲:县名。今安徽省宿州市东南。陈:县名。今河南省淮阳县。7将:指意在图谋叛乱。《公羊传·庄公》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这是封建时代的所谓“诛心之论”。8辐辏:车辐凑集到毂上。比喻人或物聚集一起。9郡守尉:指郡的地方长官郡守和郡尉。10御史:官名。掌管文书、记事、弹劾、纠察等。11项梁(?—前208年):战国时期,楚国将军项燕之后,项羽之叔父。陈胜起义后,他和项羽起兵响应,一度任张楚政权的上柱国。陈胜失败后,他拥立原楚怀王孙熊心为楚怀王。后在定陶与秦将章邯交战,牺牲。12定陶:县名。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13怀王:指楚怀王熊心。楚国被秦灭亡后,熊心流落民间,为人放牧。陈胜战败牺牲后,项梁拥他为楚怀王。14义帝: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尊怀王为义帝。15长沙:郡名。辖今湖南省资江一带,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当时项羽徙义帝于长沙郴县,即今湖南省郴县。16项王:即项羽。17汉王:即刘邦。五诸侯:指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18楚制:楚地的式样。19大猾:刁徒,奸贼。20仪号:典章制度,仪礼官制。21仪法:礼仪规则。22朝仪:朝会的礼仪。23五帝:传说中古代的五个帝王,其说法不一,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4三王:通常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礼:广义指礼制,即规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等的总称。狭义指礼仪,即祭祀、丧葬、军旅、朝会、冠婚等方面的仪式。25节文:节制修饰。26夏: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朝代,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殷:即商朝,约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周:指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27且:将近。十主:指秦始皇、秦二世、项梁、楚怀王、项羽、刘邦。实际上不足十主。28绵蕞:古代演习朝会礼仪时,牵引绳索以表示演习处所,此称为绵;树立茅草以表示尊卑位次,此称为蕞。29长乐宫:西汉主要宫殿之一。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30谒者:官名。主持傧赞事宜。31大行:官名。掌管交际、礼仪。九宾:古代朝会大典等隆重礼仪设九宾。九宾说法不一,这里指九个接待宾客的礼宾官员。32胪传:由上传话告之下。33辇:秦汉以后,皇帝乘坐的车子称辇。34诸侯王:汉代所封的王。六百石:汉代官吏俸禄等级,这里作为官阶的代称。35法酒:朝廷的正式宴会。36觞:酒器。九行:行酒九巡。37太常:官名。秦代设奉常,掌管宗庙礼仪。汉初沿设,景帝时改称太常。38郎: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名称。其职责是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供差遣。39太傅:官名。负责辅导太子。40赵王如意:即刘如意。刘邦之子,封赵王。刘邦宠妃戚夫人乃其母。41晋献公:即姬诡诸,春秋时期,晋国国君。骊姬:晋献公的宠妃。太子:指晋献公的太子申生,被骊姬谗害而自杀。42奚齐:晋献公少子,宠姬骊姬所生。晋献公死后,荀息尊照晋献公遗愿,立奚齐为晋君,不久便被里克杀死。43扶苏:秦始皇长子。秦始皇死后,被赵高、李斯陷害,被逼自杀。44赵高:秦始皇的宠臣,秦始皇死后,他伙同李斯伪造秦始皇遗诏:令扶苏自杀,立胡亥为二世皇帝;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谗害李斯,并处李斯极刑;后又杀死二世胡亥。45灭祀:宗族覆灭。46太子:指刘邦之子刘盈,吕后所生。47吕后:即吕雉,刘邦之妻。刘邦称帝后,称吕后。刘邦死后,她专汉朝之政八年。48留侯:即张良。汉朝建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所招客:指东园公、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49寝庙:古代宗庙分两部分。庙居前为奉祖接神之处,寝居后为藏衣冠遗物之处。50东朝长乐宫:当时汉惠帝住在未央宫,地址在当时长安城的西南角,而长乐宫则在东南角,吕太后住在那儿。51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52复道:也称阁道。在高楼间架起的通道。53武库:储藏武器的仓库,为未央宫的一部分。54衣冠月出游高庙:汉朝礼制,每月初一,从高帝(刘邦)陵寝取出他所遗留的衣冠,游行到他的祠庙,以示纪念。55原庙:指在正庙之外另立的祠庙。渭北:渭河北岸。渭河流经当时长安西北。56离宫:帝王外出时,临时居住的宫室。57春尝果:古代帝王在春季鲜果成熟时最先享用,并以鲜果进献宗庙祭祀祖先。58三代:指夏、商、周。59刘敬:本姓娄,赐姓刘。他曾建议刘邦定都长安,被刘邦采纳。60希世:观察世情,看风使舵。61大直:最正直。62道:指事理,规律。

【今译】 叔孙通是薛邑人。秦朝时曾以文章博学被征召,等待任命博士。几年之后,陈胜从山东起兵,使者将此事上报给朝廷。秦二世召集众博士和儒生们问道:“楚地戍边的士卒,攻下了蕲县进入陈县,在您众位看来应该怎么样?”博士及众儒生三十多人走上前说:“做人臣的不得行逆作乱,行逆作乱即是反叛中央,此乃死罪,不能赦免,希望陛下尽快发兵攻打他们。”秦二世听后发怒,变了脸色。叔孙通上前说:“众儒生的话都不对。如今天下归于一统,毁掉了郡县的城池,销熔了各地的武器,向天下人表示不再使用它。况且现在在上面有英明的君主,在下面有完备的法令,使得人人忠于职守,四面八方都归附朝廷,哪里会敢有反叛的!这不过是一伙盗贼偷摸行窃罢了,何足挂齿。郡尉正在搜捕他们治罪论处。不值得忧虑。”二世听后说:“好。”他又普遍询问儒生,有的说是叛乱,有的说是盗贼。这时秦二世派御史查究,凡是说叛乱的都交给官吏治罪,并且认为他们不应该这样说;凡是说盗贼的,均免掉他们的职位。却赐给叔孙通帛二十匹,衣服一套,并授给他博士职位。叔孙通走出宫来,回到居舍,一些儒生问道:“您怎么说话这样阿谀呀!”叔孙通说:“诸位不知道呢,我几乎逃不脱虎口。”就离开都城,到了薛县。薛县已经投降楚军。待到项梁到了薛地,叔孙通归从了他。项梁在定陶战败后,叔孙通又投归了楚怀王熊心。怀王被立为义帝,迁徙到长沙,叔孙通被留下来事奉项羽。汉二年(前205)年,汉王刘邦带领五个诸侯王进攻彭城,叔孙通便投降了汉王。

叔孙通穿儒服,汉王厌恶他;他改变了服装,穿短衣,按楚地风俗缝制的,汉王高兴了。叔孙通归降汉,跟随他的儒生和他的弟子有一百多人,然而他没有说过推荐谁,却专门称说推荐那些曾经聚众劫盗的勇士。弟子们都骂他说:“侍奉先生几年了,侥幸地跟他归降了汉,如今不能推荐我们,却专门称道特别奸狡的人,有什么道理?”叔孙通听到骂他的话,就对儒生们说:“汉王正在冒着矢石争夺天下,你们难道能够战斗吗?所以先提出那些斩将夺旗的勇士。诸生暂且等待,我不会忘了你们。”汉王任命叔孙通为博士,称为稷嗣君。

汉高帝五年(前202),天下已经统一,诸侯共同在定陶拥戴汉王为皇帝,叔孙通制定了朝廷的礼节和官制。高祖刘邦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仅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群臣喝酒争功,喝醉了酒的乱喊乱叫,拔出剑来击砍屋柱,为此高帝颇为忧虑。叔孙通知道皇上更加厌恶这些现象,劝皇上说:“儒家难以跟他们一起夺取天下,却可以同他们保守成业。我愿意征召鲁地儒生和我的弟子们共同拟定朝会礼仪。”高帝说:“只怕像过去那样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五帝的乐制有变化,三王的礼制不相同。礼制是适应时代人情,给人们的言行作出规范的。所以从夏、殷、周的继承削减的过程,可以推知将来的礼制,就说明了古今礼制的不重复。我愿略用古代礼制与秦朝的礼仪揉合起来制定新礼仪。”皇上说:“可以试着办,但要让它容易了解,并考虑我能够做到的。”

叔孙通于是征召鲁地儒生三十余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肯参加,而且说:“您所侍奉的将近十个君主,都是靠着当面阿谀以得到亲信和尊贵。如今天下刚刚平定,战死的人还没完全得到安葬,受伤的人也未痊愈,又想兴礼作乐。礼乐的产生,要积累德政上百年后才能兴起。我们不忍心做您所做的事。您所做的不合古道,我们不去,您走吧,不要污辱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浅陋的儒生,不懂得时势的变化。”

于是叔孙通就与所征召的三十人西行,加上皇上有学术修养的近臣和他的弟子,一共一百多人在郊外拉绳子树立茅草进行演习。演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说:“皇上可以来视察。”皇上检阅后,让他们举行仪式,说道:“我能够做到这些。”就命令臣子们练习,准备在十月举行朝会。

汉高帝七年(前200),长乐宫建筑完成,各诸侯王以及朝廷群臣都来参加十月朝会。仪式如下:平明之前,谒者主持典礼,引导所有的人按次序进入殿门,廷中陈列战车、骑兵、步兵和侍卫官员,配备武器,树立旗帜。然后下令快步走。殿下的郎中夹着台阶站立,台阶上有几百人。功臣列侯、众将军、军官按次序排列在西方,面向东方;文官从丞相以下排列在东方,面向着西方。大行令安排的九个礼宾官,从上向下传令。这时,皇帝乘坐辇车从房宫里出来,众官员举着旗帜传呼警戒,引导诸侯王以下,一直到六百石的官员,按次序向皇帝朝拜。从诸侯以下,没有不震恐肃静的。待到典礼完毕,再举行正式的宴会。凡是陪坐在殿上的官员,都伏俯着,低垂下头,依照官位高低的顺序,起立给皇帝敬酒祝福,行酒九次,谒者宣告,宴会结束。御史大夫执行纪律,对凡是不遵照仪式的,就把他领出去。在整个朝会过程中和宴会上;没有敢大笑大叫违反礼节的。当时汉高帝说:“我今天始知道做皇帝的尊贵啊!”于是任命叔孙通为太常,赏赐黄金五百斤。

叔孙通乘机进言说:“众弟子儒生们跟随我已经很久了,他们跟我共同制作朝仪,希望您授与他们官职。”高皇帝都任命他们作郎官。叔孙通出宫把五百斤黄金赏赐给众儒生。诸生都高兴地说:“叔孙先生真是圣人,懂得当代最重要事务。”

汉高帝九年(前198),高帝调派叔孙通任太子太傅。汉高帝十二年(前195),高皇帝想用赵王刘如意替换太子,叔孙通劝谏皇上说:“从前晋献公由于骊姬的缘故,废掉太子,改立奚齐,致使晋国混乱了几十年,遭到天下人的嘲笑。秦朝因为不及早确定扶苏作太子,致使赵高得以用欺诈手段立胡亥为太子,自己造成宗庙灭绝,这是陛下所亲眼见到的事情。如今太子仁爱孝顺,天下人都听说了;吕后跟您经历了苦难,吃过粗茶淡饭,难道可以背弃吗?陛下一定要废弃嫡子而立小儿子,臣愿首先受死刑,用我颈项里流出来的血来涂染地面。”高皇帝说:“您算了吧,我只是开玩笑罢了。”叔孙通说:“太子是天下的根基,根一动摇,天下便会震荡起来。怎么能拿天下的根基之事为戏言呢?”高帝说:“我听您的话。”等到皇上设宴,见到留侯张良所招来的客人,跟随太子进来会见,皇上终于取消了更换太子的意图。

高皇帝死了,孝惠帝即位,就对叔孙通说:“先帝的坟墓和祠庙,大臣们不熟悉。”因此调他再担任太常,制定宗庙礼仪制度。此后又陆续地制定了汉朝诸多礼仪制度,所有这些,都是叔孙通任太常,所讨论、撰写的。

孝惠帝要到东边的长乐宫,去拜见吕太后,还常常有小的谒见,每次出行都要开路清道,禁止通行,烦扰百姓,于是就修了一座天桥,恰好修到武库的南边。叔孙通去报告工作,趁便请求跟皇帝密谈,说:“陛下为何擅自把天桥修筑在每月从高寝送衣冠,出游到高庙的通道上面呢?高庙乃汉朝的始祖所在,为什么让后代子孙登到宗庙通道上面行走呢?”孝惠帝听了叔孙通的话大为震惊,说:“尽快毁坏它。”叔孙先生说:“君主不能做错事。现在已经修建了,老百姓都知道此事,倘若拆毁这座天桥,就显示您做了错事。希望您在渭河的北岸建立别庙,把高帝的陵寝之衣冠在每月出游时送到那里,更要增多,以广宗庙,此乃大孝的根本措施。”于是皇上下令主管官员建立别庙。别庙的兴建乃是由于天桥的缘故。

汉惠帝曾经在春天出游到别墅,叔孙先生说:“古代有春天品尝鲜果的典礼,现在樱桃已成熟,可以进献,希望您出游时,持樱桃进献宗庙。”惠帝就答应如此做。此后各种进献鲜果的典礼从此兴起。

太史说:语曰:“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高楼大厦的椽子,不是一棵树支的支条。三代的功业,不是一个士人的才智。”确实是这样啊!高祖刘邦出身平民,统一全国,谋大计,用兵作战,可以说是极尽能事了。然而刘敬摘下拉车的横木,提一次建议,就建立了长期的安定局面。才智怎么能垄断呢?叔孙通迎合世俗,考虑事物,制定礼仪法规,去就取舍,随着时势变化,终于成为汉朝儒家大师。“最直的好像是弯曲的,客观事物是曲折发展的。”大概就是说的此类情况吧。

【集评】 明·柯维骐《史记考要》卷九:“《老子·洪德篇》云: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叔孙先仕秦,既而降汉,故太史公曰:‘大直若屈,道固委蛇’也。后汉荀爽,白首隐居,卒就董卓之辟,而欲有为于其间,故范晔作传,亦援太史公语为赞云。”

明·唐顺之《精选批点史记》卷五:“此等传似不为本人,但为汉叙事耳。”

高嵣《史记钞》卷四《刘敬叔孙列传赞》:“刘敬建都关中议,自具卓识,留侯赞之,高帝纳之,遂定汉家四百年之基。叔孙通朝仪一节,原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议者以为适俗,不合典礼。然此仪一定,后代大抵因之,似未可尽非。特其历仕委蛇,周旋人情,纯是软熟圆通一派作用,岂即所谓知时变,识世务者耶?太史公赞语,若美若讽,余味曲包。”

清·丁晏《史记余论·刘敬叔孙通列传》:“案史公言娄敬之智,其言都关中及匈奴不可击,具见硕画。……叔孙生谀臣耳,史公论其希世度务,道固委蛇,又借鲁两生语形容之,讥刺深矣。班生赞叔孙通舍枹鼓而立一王之仪,而删史公语,失之。”

尚熔《史记辨证》卷八《刘敬叔孙通列传》:“刘敬定国都,叔孙通定朝仪,迁遂合传。然敬劝高祖徙豪强,开十六国移民之祸;通为高祖筹时变,开公孙弘世之端。史于通多微词,亦以其为腴儒也。”

【总案】 叔孙通的作用为:西汉王朝百废待兴之际,在建立、巩固西汉政权方面他起了积极作用。至于叔孙通为人,绝非孔子所倡导的正宗之儒,乃是见风使舵的阿谀之儒。司马迁在叔孙通传中的写作方面极为成功之处,是全方位的描写。例如传中写十月朝会的典礼仪式,写得具体、全面,作者以时间为纵线,将典礼的程序、各个方位上的人、物,以及文武百官的尊卑位次,全都写出来,同时把开会的气氛写得也颇为具体,读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