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传·坤 《周易》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注释〕对坤卦的卦辞的解释,见本书《坤卦》。坤“元”:原指卦名“坤”和卦辞中的“元”字,这里连用构成一个概念,表示地道或地德。坤:指大地。合:遍及(万物)。弘:宏大。光:广。含弘光大:指大地无所不容,无所不有。亨:繁盛,美好。牝马地类:牝马与大地都属于阴。贞:在《彖传》和《象传》中大都解为“正”。利贞:利于驾御于正道。得常:找到正路,语义双关,既指旅行的大路,捷径,又指人生正路。类:同类,如同学,志同道合者,趣味相同者。庆:幸事。安贞之吉:安于正道的好处。
(施忠连)
〔赏析〕坤卦的《彖传》赞美大地的品格,但是《彖传》并不奉行二元论,将天道与地道规定为世界的两个互不统辖的本源,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即通过讲述地德来说明天道的作用。同乾卦一样,坤卦卦辞中也有“元亨”两字,《彖传》颂扬“坤元”,因为万物一定要依靠大地才能生存,但是其赞词肯定大地最根本的品格是“顺承天”,就是说只有天道才是惟一的原动力,而地道只是遵循天道,以实现天道。
这里所谓的“顺承天”意思是遵循天道,即宇宙的普遍法则、自然规律,在《周易》中这就是阴阳消长变化之道。《周易》最令人惊异的一点是,尽管它形成于宗教迷信盛行的远古,虽然它本身是向神鬼问吉凶的占卜活动的产物,但是《周易》自始至终几乎不提人格神,文字中没有超自然的奇迹的出现。
因此在坤卦《彖传》中“顺”的观念同服从天命的思想无任何相同之处。在《彖传》作者看来,天道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必然性,顺应天道是避免失败、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天道又意味着秩序和规律,认识了天道就具有一种大智慧,能够掌握事物变化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坤卦言处下之道,《彖传》所说的顺就是要人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借水行舟,顺势而为,当然也包括顺从长上,这是身处下位的题中应有之意,不然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柔顺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遵从长上或君主的任何一种意志或意旨。《彖传》清楚地意识到,柔顺的观念会被恶势力利用,使人们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因此《彖传》提出柔顺必须以“正”为前提,要遵循正确的方向,以防止这一观念被误解为盲从。《彖传》指出,“‘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就是说牝马柔顺,可以驾御它行至无比遥远的地方,这是因为行在正道之上。同样,《彖传》把“先迷”解释为失去了正道,君子后来之所以顺利其原因就是因为找到了正道。卦辞在最后又一次强调,只有安于正道,才能“应地无疆”,即建功立业,鹏程万里。可见《彖传》明确地反对无原则的顺从。由于有“正”的概念的限定,柔顺就是顺应以刚健为基本特征的天道的意义变得更加突出,因而没有任何消极的成分。
《彖传》对坤卦卦义的又一发明是把地道归结为德,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这是赞颂大地无比深厚和广袤,它承载和滋养之德无私地普及万物。因此,人们要有博大的胸怀,无私的美德,恢宏的气度。《彖传》以德说坤卦和地道,这不是简单比拟,而是有深刻的哲学思想为根据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把德解释为“得”,说:“德者,得也。”(见《老子》、《管子·心术》、《乐记》)所谓“得”就是得其所以然,也就是得其道于己而不失。同时“得”还有“获得”、“具备”等义,转化为名词是指所拥有的东西。可见,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德”是一个事物所禀承的天道与其自身品性、材质的统一,即其自身合于天道的一切,也就是其自身所有的卓越的东西。而大地“载华岳而不重,振江河而不泄,万物载焉”(《中庸》),最能显示一个事物本身内在价值的丰富和美好,以及这些价值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而是“德”的各种含义的最生动的表现。所以《彖传》言大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万物因大地的滋养而蓬勃生长,显得丰茂繁盛。
《彖传》的这种道德观有助于破除僧侣主义的道德论。僧侣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外在的行为准则,把道德变成清规戒律,用以禁锢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的行为,从而使人们的精神变得干枯。与之相反,《彖传》把道德视为人的内在的品性和精神的卓越。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彖传》的道德观能够成为抵御这种僧侣主义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坤卦六爻皆阴,为柔顺之象,与此相应,卦、爻辞言处下之道,但是,《彖传》正确地把握和深刻地阐发了坤卦卦义,赋予坤卦以巨大的能动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明白,虽然处于下位,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在精神上形成强大的优势,应当具有自信,认识到自己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