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下》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四百下》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59 黑白片 93分钟

法国卡罗斯影片公司/法国SEDIF公司联合摄制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 马塞尔·穆西 主要演员:让-皮埃尔·莱奥(饰安托万·杜瓦内尔) 克莱尔·莫丽艾(饰母亲) 阿尔贝特·雷米(饰继父) 帕特里斯·奥弗(饰雷内·比盖)

本片获195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法国梅里爱奖,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剧情简介】

艾菲尔铁塔在银幕上摇来晃去,巴黎街头灰暗的墙壁似乎马上就要倾倒,凄凉的街景把观众带入一种沉闷的氛围中。

在巴黎的一所学校里,老师正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授课,他不但要求同学们死记硬背课文,还强迫他们抄写黑板上的笔记。稍有不驯,即加以处罚。同学们对此异常反感,他们在下面悄悄地做着各种小动作以示反抗。老师背过脸在黑板上写字时,他们在下面传看一张身穿泳装的女性照片。正当照片传到安托万·杜瓦内尔手中时,被老师发现了,他当即被轰出教室。课间休息,老师也不准他和同学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玩耍,让他一人留在教室里反省。他不服气,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讽刺诗。与老师的粗暴行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学校的门楣上竟醒目地写着: 自由、平等、博爱。

安托万在学校里受罚,回到家里也并不轻松,因为他没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他母亲是个风流人物,他就是她和别的男人鬼混的结果。怀了安托万后,他母亲曾经想做流产,在祖母的劝说下,才把孩子留下来。迫不得已,她与并不真心相爱的杜瓦内尔先生结了婚。这样,安托万的存在就成了她的累赘。安托万在8岁之前,一直由祖母照管,祖母去世后,母亲才不得不把他领回来。继父待他稍好于母亲,但也谈不上爱。继父是个懦夫,对杜瓦内尔太太的放荡行为只能置若罔闻,听之任之。

安托万一家三口住在一间非常拥挤、狭小的公寓里,连他做功课用的桌子都没有,只能挤占饭桌的一角写作业。晚上睡觉,他也没有固定的床位,天天打地铺睡在过道里。母亲只要求他得好分数,却根本不考虑为他创造良好的环境。安托万放学回家后,首先要承担生火、倒垃圾、摆盘子等家务,然后才能做功课。他在父母面前,总是面带惧色,不敢言笑。父母一不在家,他就无拘无束,既敢偷拿家里的钱,还敢坐在母亲的梳妆台前摆弄她的香水和化妆用品。

安托万和志趣相投的密友雷内都很讨厌那个刻板严厉的学校。清晨,两人拿着书包从家里出来相遇后,商妥一起逃学。他们把书包藏匿起来,就去尽情玩耍:逛街,看电影,到游乐场玩大转筒。此时,他俩显得如此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就在他们得意之际,安托万看到母亲正和一个男人在树下亲吻。顿时,他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涩,心慌意乱地躲闪到另一条路上去。

逃学一天,怎样才能蒙混过老师的质询呢?安托万回到家后,马上按照雷内的主意抄写起请假条来。他模仿母亲的笔体一连写了几张,都写不像,只好把这些废纸揉成一团投到壁炉中烧掉。恰巧父亲回来了,当父亲问起他今天的学习情况时,他搪塞地说还不错。接着就去帮助父亲做饭。

放荡不羁的母亲深更半夜才回家,她踮着脚迈过睡在地板上的安托万,一进卧室就和父亲大吵起来。安托万佯装睡觉,耳闻目睹了这一切,心绪十分烦乱。

第二天,安托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上学,一进校门,就被老师像猫抓老鼠似的一把抓住,厉声质问昨天为什么没上学?他没好气地回答说:“妈妈死了。”

安托万离家上学后,有个同学受老师之托到家里询问安托万逃学之事。他的父母得知此事后,随即赶到学校。正在授课的老师一见他母亲,不禁大吃一惊,随后把安托万所说的谎言和盘托出,并把安托万叫出教室。他父亲不由分说,举手就向刚刚走到教室门口的安托万狠狠揍去。安托万含泪走回教室。

老师、家长的粗暴行为加剧了安托万的逆反心理。这个桀骜不驯的孩子怀着既悲愤又害怕的心情离家出走了。他一人流落街头,晚上便栖身在雷内帮他找到的一家印刷厂的角落里。早上起来,他饥肠辘辘,看到送奶工把牛奶放到别人家门口离去时,就慌慌张张地溜过去,趁四周无人,偷了一瓶奶,匆匆躲到一边大口大口地喝下去,随手把奶瓶扔进下水道。他到街头花坛的淤水中洗了几下沾上奶迹的手和脸,就上学去了。

当他母亲发现他留下的出走信后,十分内疚,来学校找他,并把他领回家,给他洗澡,劝他好好读书,并许愿说,如果得了好分数,就给奖品。

安托万虽然厌恶课堂学习,却酷爱巴尔扎克的小说。晚上,当他倾心阅读巴尔扎克的《上帝研究》一文时,突然产生了一种幻觉:一个临终老头站起来,他的脸上闪烁着火的光芒,微微地笑了……第二天的作文课,老师要求同学写一篇自己亲身经历或目击的事。他凭着昨天读书的灵感,写下“祖父之死”一文。

放学回家后,他发现了一张巴尔扎克的肖像,就小心翼翼地把它别在储物架的帘上,并在像前点燃一支蜡烛,以示崇敬。他万万没有料到,在他离去吃饭的一瞬间,蜡烛竟引起了一场大火。他遭到父亲的痛斥,这回母亲却采取了迥然不同的态度,她过来劝说,并提议去看电影。

在另一次作文课上,安托万因抄袭巴尔扎克的作品被老师推出教室,雷内站起来为他辩解,也被强行赶出。

在街上,安托万告诉雷内说自己不能再回家了,雷内就把他带到自己家来。雷内的家虽然阔绰,但并不和谐。父母之间从不见面,来去匆匆,只把家当作旅馆。雷内也是得不到家庭温暖的孩子。雷内偷了母亲的钱,母亲回家取钱,未找到,很不高兴地走了。父亲来家吃午饭,雷内趁父亲不注意,把餐桌上的食品偷了一些给藏在家中的安托万吃。雷内还故意把闹钟拨快,让父亲赶快去上班。接着,他们又到店里去偷闹钟;趁下班之机,到安托万父亲所在的办公大楼去偷打字机。他们吃力地抱着沉甸甸的打字机在街上寻找买主。因警察的巡视,打字机的交易未能做成,只好物归原主。不巧的是,他们抱着打字机刚进大楼,就被值班人员抓获。安托万的父亲得知情况来到大楼后,不问青红皂白,抓着安托万的脖领就把他扭送到警察局。经过一番审讯之后,他又坐上带栅栏的囚车,同妓女和其他成人犯为伍,穿过繁华的巴黎市区,被押送到少管所。

少管所里非人性的教育比学校更是变本加厉。一次,他未等吹哨就先吃饭,看守见状给了他一耳光。心理分析医生来访,他尽管倾吐衷肠,但也未能得到什么慰藉和帮助。他的好朋友雷内来看他,看守不允许他们见面。他的母亲来探监,留下的竟是“我们可以把你领回去,但我们忍受不了邻居的议论”等冷冰冰的话语。人世间到处没有温暖,绝望的安托万只有逃跑一条路。在足球场上,他乘人不备,偷偷溜掉。他跑向围墙,从一个洞里钻出去。他继续向前跑,穿过树林,越过田野,滑下陡坡,一直跑到茫茫的大海边。他蹚着海水,浪花拍击着他的双腿,他突然转身向岸边走来,以一种神秘莫测的面部表情久久地凝视着观众。

【鉴赏】

《四百下》是50年代末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一部重要代表作,也是特吕弗对他自己在1954年提出的“作者论”这一创作原则的成功实验之作。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就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主题和风格赢得了国际影坛的瞩目;使这位年仅27岁的笔锋锐利的影评家成为世界知名的导演。

“作者论”是特吕弗在50年代中期针对着被他斥之为刻板僵化、充满陈腔滥调、以陈旧的剧作法制作的法国“优质影片”而率先提出的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和批评方法。其核心在于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导演即一部影片的作者,要完全根据自己的构思来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影片,并在他的一系列影片中保持其风格的一贯性。在主题方面要着眼于作者对世界、人生、社会等诸方面的见解和感受,并将其个性体现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新浪潮的电影导演们正是广泛采用了这一创作原则,使法国影坛一度百花盛开,《四百下》则是这百花园中光彩夺目的一朵鲜花。它无论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还是制片技术上都无不洋溢着独特的创新精神和个人特色。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开创自传体影片的新篇章。自传性影片在电影史上早已有之,但像《四百下》这样以自传性题材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人生的真谛,则是特吕弗的一大创举。特吕弗的早年经历颇为坎坷,使他终生难忘。他幼时性格就很倔强,由祖母带大,祖母去世后,才回到关系冷漠的父母身边。他从小酷爱电影,迷恋巴尔扎克的小说,为此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由于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经常遭到老师和家长的训斥。专横的教育方法不断加剧了他的逆反心理。他常常逃学,屡次从家中出走,父亲一气之下, 曾把他送交警察局。由于和家庭的隔阂日益加深,14岁时便被迫缀学,靠打短工谋生。特吕弗一生的转折点是他15岁时有幸结识了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巴赞几次把他从危难中解救出来,一次次帮他找工作。1953年,当他被部队开除后,巴赞出于对他的电影才能的赏识,又收留他到自己创办的《电影手册》编辑部工作。他的才华从此得以充分施展。巴赞和他的感情亲如父子。不幸的是巴赞于1958年(40岁时)英年早逝,特吕弗悲痛至极,特拍此片献给巴赞,以示怀念。

在这部影片中,特吕弗以安托万·杜瓦内尔作为自己的替身来细致入微地展现自己的童年是怎样因缺乏人间之爱而步入歧途的。影片除补充了若干趣闻轶事外,主要故事情节特别是对人物性格、感情及心理变化的刻画都与原型完全吻合。

有别于传统电影剧作法的,是影片并不去渲染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而只是通过叙述发生在学校、家庭、少管所中的一系列日常琐事、一次次冷遇和打击来步步深入地再现安托万孤独、苦闷、徬徨的内心世界,层层揭示造成他产生叛逆乃至犯罪心理的社会因素。通过日常生活来研究人的心理和感情是贯穿特吕弗所有影片的共同特点。

作者拍这部自传性影片的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回顾往昔,更重要的在于引导观众意识到发生在安托万身上的悲剧并不是个别现象, 而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使观众比较深刻地体会到成人的专横冷漠对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抑制和扼杀; 名存实亡的家庭关系对儿童心理的摧残;教条、僵化、体罚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所产生的毁灭性后果。此片之所以能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原因之一就是特吕弗探讨了这些带有社会共性的问题。

二、打破样式界限,纪实与抒情、悲剧与喜剧浑然一体。传统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总要拘泥于某种“类型”模式,而特吕弗则认为生活本身并不是按照某种人为模式发展的,经常会有转悲为喜、转危为安等意想不到的变化。作者根据这种观点,将各种不同样式融为一体并创造性地加以发挥,以类型的混合来粉碎类型,这就是特吕弗特有的艺术风格。

为追求高度真实性,《四百下》以纪实风格为主调,但又无处不在抒情,在表现伤感的场景时,不忘保留喜剧色彩;在欢乐的气氛中,又让人体会到悲哀的一面。如安托万因传看泳装照片而受到老师的惩罚后,影片接着表现他以逃学的方式换取了自由与欢乐,并让轻松愉快的乐曲陪伴着他的欢乐情绪。可当他在街上尽情玩耍,游性正浓时,镜头又自然而然地转换成他母亲与别的男人接吻拥抱的场景,一下子使他陷入痛苦的深渊。他逃出少管所,奔向大海,则蕴含着悲喜交集的双层含义。当他挨了父亲的耳光,离家出走,踯躅街头时,导演则有意让他从贴着“圣诞快乐”字样的玻璃橱窗前走过。当他坐着囚车去少管所时,他的心情极度悲痛,眼含绝望的泪水,而这时出现在他眼前的竟是光怪陆离的橱窗和纸醉金迷的巴黎街景……这一幕幕贯穿影片始终的或悲、或喜、或讽刺、或纪实的场景无不蕴含着耐人寻味的诗意,更渗透着特吕弗特有的艺术功力。

三、大量运用长镜头。为增强影片的真实效果,提高可信度,特吕弗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大量长镜头。如安托万偷吃牛奶,安托万和雷内抱着偷来的打字机在街头慌张地行走、作交易,安托万被关在囚车里穿越巴黎市街等场景都通过长镜头的运用,真实、细腻地展示了安托万恐慌、忧虑、苦闷的内心状态。影片结尾的长镜头最动人心弦,将永垂电影史册。从安托万冲出球场起,摄影机就沿着塞纳河畔一直跟在他身侧追踪,一路摄下了他独自奔跑的身影,周围空无一人的田野、灌木丛、空房子、陡坡。孤独而又精疲力尽的孩子终于跑到大海边,他冲入翻滚的海浪,观众的心也随之紧缩一团,随后他转过身来,一个充满人间辛酸、踌躇不定、满脸稚气的面部特写成为定格。观众随着这别具一格的无声的心理描写画面浮想联翩,看来,安托万为了逃避家庭与学校的樊笼而被迫四处游荡的生涯还远未结束,未来如何仍不可知,恐怕这种痛苦的日子还要无休止地延续下去。自由的大海虽在面前,但是……

四、制片技术的革新。特吕弗和其他新浪潮导演们一起打破了传统的制片方法,他们走出摄影棚,到天然外景中去拍摄,这不但提高了影片的真实性,且降低了成本。在挑选演员上也破除了明星制。在《四百下》中,特吕弗启用了一个与他的童年“在道德上相似”的少年犯莱奥饰演主人公安托万。莱奥无论从外形或气质上都很像特吕弗,再加上莱奥的有意模仿,大大增强了影片的可信度。

特吕弗是一位热衷于探讨人生哲理的导演,尤擅于借助影片剖析自我。在他所有的影片中几乎都可以找到他自己的影子。继《四百下》之后,他又以安托万为主人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在此后的20年间相继拍出《二十岁之恋》、《偷吻》、《夫妻之间》和《飞逝的爱情》四部类似编年史般的自传体影片。它们分别展示了他从20岁至33岁之间在恋爱、婚姻、工作中所遭遇到的种种人生问题。主人公一直由莱奥饰演。莱奥伴随着剧中人一起成长,因而使观众获得一种罕见的真实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